记作业>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前度刘郎

前度刘郎

据《太平御览》卷四十一引南朝宋.刘义庆《幽明录》记载说:

东汉明帝永平年间,剡县人刘晨、阮肇,共入天台山采药,到桃源洞遇到仙女,结为夫妇。至晋武太康年间,二人又重到天台山。

后世因称去而复返的人为“前度刘郎”。上面所叙述的是“前度刘郎”的最早故事渊源,至于“前度刘郎”的提法,则见唐朝诗人刘禹锡的《再游玄都观》诗:“百亩庭中半是苔,桃花开尽菜花开。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

公元八〇五年(即唐德宗贞元二十一年)唐德宗死后,顺宗即位,任王叔文为翰林学士,开始进行“永贞(唐顺宗年号)革新”。后革新运动归于失败。刘禹锡因参与王叔文革新集团,被贬出京,作了朗州司马。十年后,他被召还京都,曾写过一首《元和十年自朗州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的诗,其诗写道:“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据说当时的权贵认为这首诗语涉讥忿,故不久又把他贬为播州刺史。十四年后被召回京,写下了这首绝句。

清.孔尚任《桃花扇》第二十八出《题画》:“〔尾犯序〕堪怜,旧桃花,刘郎又撚。”


偏正 度,次。郎,旧时对青年男子的敬称。上次来过的刘郎。南朝宋·刘义庆《幽明录》载:东汉时刘晨、阮肇二人,曾在天台山遇仙女,回家后二次又入天台。唐·刘禹锡《再游玄都观绝句》:“种桃道士归何处,~今又来。”△多用于表示旧地重游方面。也作“刘郎前度”。


【典源】 唐·刘禹锡《元和十年自朗州承召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唐·孟棨《本事诗·事感》:“刘尚书自屯田员外郎左迁朗州司马,凡十年,始征还。方春作赠看花诸君子诗曰:‘紫陌红尘拂面·来,……。’其诗一出,传于都下。有素嫉其名者,白于执政,又诬其有怨愤。他日见时宰,与坐,慰问甚厚,即曰:‘近者新诗,未免为累,奈何?’不数日,出为连州刺史。”唐·刘禹锡《再游玄都观绝句》并引:“余贞元二十一年为屯田员外郎,时此观未有花。是岁出牧连州,寻贬朗州司马。居十年,召至京师,人人皆言有道士手植仙桃,满观如红霞。遂有前篇以志一时之事。旋又出牧,今十有四年,复为主客郎中。重游玄都,荡然无复一树,唯兔葵燕麦动摇于春风耳。因再题二十八字以俟后游。百亩中庭半是苔,桃花净尽菜花开。种桃道士归何处? 前度刘郎今又来。”

【今译】 唐代刘禹锡 (字梦得) 因朝廷内政治集团斗争受牵连,被贬为朗州司马,十年后承召回京,正值春天,游玄都观,满观桃花灿烂如霞,桃树皆为刘禹锡去京后所栽,刘心生感慨而作诗。又被妒嫉他的人告发,说他心怀怨望,因此不久他又被任外官,十四年后才又回京都,而玄都观中已一派萧然,无复一桃树,于是题诗以纪此事。亦有参用刘晨、阮肇二人上山遇仙女事者。参见 〖刘阮入天台〗。

【释义】 后以此典形容人去而复来,多有感伤追怀之意; 也用以咏桃花。

【典形】 刘郎重到、刘郎归、刘郎前度、刘郎去后栽、梦得诮桃红、梦得桃、前度刘郎、前度桃花、桃花前度、玄都观里桃、玄都千树、玄都前度、栽桃刘、桃花记刘郎、问讯旧玄都、刘郎观里花、刘郎去后花、玄都观里花、桃花梦破、前度看花、前度心情、种桃前度、两度刘郎、玄都遗恨、玄都春老、玄都秀句、去后桃花。

【示例】

〔刘郎重到〕宋·周密《探芳信·西泠春感》:“向水院维舟,津亭唤酒。叹刘郎重到,依依漫怀旧。”

〔刘郎归〕 宋·苏轼《三月二十日多叶杏盛式》:“刘郎归何日,红桃炼残霞。”

〔刘郎前度〕 清·王夫之《和白沙桃花》:“刘郎前度人无恙,日日看花不厌来。”

〔刘郎去后栽〕 宋·陆游《次韵范参政书怀》之七:“桃花荣谢吾何预,一任刘郎去后栽。”

〔梦得诮桃红〕 清·王夫之《广遣头》:“为遣汾阳营李白,徒教梦得诮桃红。”

〔梦得桃〕宋·汪元量《酬隐者刘桃冈》:“拟折渊明柳,重寻梦得桃。”

〔前度刘郎〕 宋·王易简《齐天乐·客长安赋》:“前度刘郎,三生杜牧,赢得征衫尘土。”

〔前度桃花〕 宋·刘辰翁《摸鱼儿·酒边留同年徐云屋》:“问前度桃花,刘郎能记,花复认郎否?”

〔桃花前度〕 明·徐渭《镜波馆》:“旧事比君堪一笑,桃花前度属刘郎。”

〔玄都观里桃〕宋·朱淑真 《杏花》:“春心自得东君意,远胜玄都观里桃。”

〔玄都千树〕 宋·辛弃疾 《金缕曲》:“前度刘郎今重到,问玄都千树花存否?”

〔玄都前度〕 宋·张炎《还京乐·送陈行之归吴》:“正翠阴迷路。年光荏苒成孤旅。待趁燕樯,休忘了玄都前度。”

〔栽桃刘〕 宋·张元干《次仲弥性所和》:“从来谁数折巾郭,重到似是栽桃刘。”


【词语前度刘郎】  成语:前度刘郎汉语词典:前度刘郎

猜你喜欢

  • 章甫缝掖

    《礼记.儒行》:“丘少居鲁,衣逢掖之衣;长居宋,冠章甫之冠。”逢,通“缝”。章甫,商代的一种冠,后用以称儒者之冠。缝掖,大袖单衣,古儒者所服。后遂以“章甫缝掖”指儒者或儒家学说。明高启《送吕山人入道序

  • 奉扬仁风

    《世说新语.言语》“居然有万里之势”刘孝标注引《续晋阳秋》:“太傅谢安赏宏(袁宏)机捷辩速,自吏部郎出为东阳郡,乃祖之于冶亭,时贤皆集。安欲卒迫试之,执手将别,顾左右,取一扇而赠之。宏应声曰:‘辄当奉

  • 匈奴不灭,无以家为

    参见:匈奴未灭,何以家为

  • 帷幄近臣

    指亲近君主,参与谋略的臣子。《汉书.黄霸传》,“侍中乐陵侯高,帷幄近臣,朕之所自亲。”【词语帷幄近臣】  成语:帷幄近臣汉语大词典:帷幄近臣

  • 平子游都

    《后汉书.张衡传》:“张衡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也。世为著姓。祖父堪,蜀郡太守。衡少善属文,游于三辅,因入京师,观太学,遂通《五经》,贯六艺。”“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再迁为太史令。”东汉张衡

  • 秦坑

    源见“焚书坑儒”。指秦始皇坑儒事。泛指统治者对儒生的镇压手段。唐张说《奉晚宴两相及礼官丽正学士序》:“乃命学者缮落简,缉遗编,纂鲁壁之文章,缀秦坑之煨烬。”宋周密《齐东野语.杭学游士聚散》:“相与提携

  • 邀宾郑庄

    源见“郑驿留宾”。指特别好客的主人。清毛奇龄《奉赠严都谏十韵》诗:“让士如刘寔,邀宾类郑庄。”

  • 五湖烟艇

    同“五湖舟”。宋朱敦儒《桂枝香.南都病起》词:“念壮节漂零未稳,负九江风笛,五湖烟艇。”

  • 雅郑

    《论语.阳货》:“恶郑声之乱雅乐也。”又汉扬雄《法言.吾子》:“或问:交五声十二律也,或雅或郑,何也?曰:中正则雅,多哇则郑。”古代儒家以郑地音乐为淫邪之音。因以“雅郑”为中正高雅之乐与淫邪之乐的代称

  • 季子多金

    《史记.苏秦列传》:“苏秦为从约长,并相六国。北报赵王,乃行过雒阳,车骑辎重,诸侯各发使送之甚重,擬于王者。”还家,“昆弟妻嫂侧目不敢仰视,俯伏侍取食。苏秦笑谓其嫂曰:‘何前倨而后恭也?’嫂委蛇蒲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