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前踞后恭

前踞后恭

又作“前倨后卑”,指先傲慢而后谦恭。公元前338年,纵横家苏秦到达秦国,向秦惠文王进连横之策。秦王因为刚杀商鞅,对各国游说之士极为反感,便以自己“羽毛未丰”而加以拒绝。苏秦仍不死心,先后向秦王上书十次,仍不被理睬。苏秦“资用乏绝”,穷困潦倒,只好回到洛阳老家。家中人见他落魄至此,全都白眼相待。“妻不下纴,嫂不为炊,父母不与言”。受此刺激,苏秦发奋读书,数年后,改倡合纵之说并先后得到燕、赵两国的支持。其中赵王授他相国之职,与之革车百乘,绵绣千纯,白璧两双,黄金万溢,资助他南下联络楚国,参加合纵。在他路过老家洛阳的时候,他的父母和家人听说他当了大官,预先打扫房室,修整道路,迎于郊外三十里。他的妻子都不敢正眼看他,而是侧着身子听他说话,他的那个嫂子则象蛇一样,跪在地上不住地向他叩头,赔礼道歉。苏秦问他的嫂子,你为什么以前那么倨傲而现在又是那样谦恭啊?他的嫂子回答道,这是因为您现在的地位非常尊荣而又拥有很多黄金啊!苏秦非常感慨地说,一个人贫困了,他的父母可以不把他看作儿子;如果富贵了,连亲戚都十分畏惧。人生在世,权力和财产,难道是能不认真地看待吗?

【出典】:

战国策·秦策》一《苏秦始将连横》:“将说楚王,路过洛阳,父母闻之,清宫除道,张乐设饮,郊迎三十里。妻侧目而视,倾耳而听;嫂蛇行匍伏,四拜自跪而谢。苏秦曰:‘嫂,何前倨而后卑也。’嫂曰:‘以季子之位尊而多金。’苏秦曰:‘磋乎!贫穷则父母不子,富贵则亲戚畏惧,人生世上,势位富贵,盖可忽乎哉!’”

【例句】:

西汉·司马迁《史记·苏秦列传》:“苏秦笑谓其嫂曰:‘何前倨而后恭也?’” 唐·欧阳秬《移陆司勋沔书》:“阁下亦斯人也,岂徒鼓动以朝,廊餐而退,是何前倨而后恭?”


猜你喜欢

  • 景公齐山

    源见“牛山下涕”。形容人感伤世代更迭,人世沧桑。南朝 梁江淹《泣赋》:“若夫景公 齐山,荆轲燕市,孟尝闻琴,马迁废史。”

  • 鉏霓

    同“鉏麑”。借指刺客。梁启超《新民说》七:“身毙于鉏霓之手而不悔者,则荷兰之威廉额们其人也。”【词语鉏霓】   汉语大词典:鉏霓

  • 负矢还

    源见“负弩”。谓衣锦还乡。唐李商隐《灵仙阁晚眺寄郓州韦评事》诗:“想就安车召,宁期负矢还。”

  • 掷鼠

    源见“投鼠忌器”。比喻除恶。唐韩偓《隰州新驿》诗:“燎原虽自及,诛乱不无名。掷鼠须防误,连鸡莫惮惊。”【词语掷鼠】   汉语大词典:掷鼠

  • 豹斑

    同“豹一斑”。清梁绍壬《两般秋雨盦随笔.顾受笙》:“以其遗稿一册属余点定,略摘一二,以存豹斑。”【词语豹斑】   汉语大词典:豹斑

  • 威凤祥麟

    凤有威仪。故称“威凤”;麟呈吉祥,故称“祥麟”。《宋书.符瑞志中》:“元康四年,南郡获威凤。”《宋史.乐志一》:“(太平兴国)九年,岚州献祥麟。”古人认为凤凰和麒麟是吉祥的象征,天下太平时才出现。所以

  • 话虎

    源见“三人成虎”。指三个人说市有虎,人就信以为真。喻谣言惑众。明徐渭《新建伯遗像》诗:“千古真知听话虎,百年遗像见犹龙。”

  • 蚁穴溃堤

    《韩非子.喻老》:“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烟焚。”蝼蚁之穴虽小,一旦忽视,不加堵漏,洪水袭来,将导致千丈之堤崩溃;烟囱的缝隙虽微,倘若轻觑,不加弥补,烟火奔突将造成百尺之室焚毁。这

  • 舜风熏

    同“南风薰”。元马祖常《北行》诗:“期绵尧历祚,物阜舜风熏。”

  • 东篱

    源见“东篱菊”。指种菊处或菊圃。唐杨炯《庭菊赋》:“凭南轩以长啸,坐东篱而盈把。”宋柳永《玉蝴蝶.重阳》词:“西风吹帽,东篱携酒,共结欢游。”【词语东篱】   汉语大词典:东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