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功亏一篑

功亏一篑

《书.旅獒》:“为山九仞,功亏一篑。”言九仞之山,只差一筐土而未成。比喻做事只差最后一点努力未能完成。多含惋惜意。宋司马光《投壶新格》:“夫为山九仞,功亏一篑。全壶实难,故君子贵之。”咏簪《武昌两日记》:“党人多被迫逃散,革命大业,几功亏一篑。”


主谓 原意是堆九仞高的土山,由于只差一筐土而不能完成。后用以比喻只差最后一点而不能成功,含有惋惜之意。语出《尚书·旅獒》:“为山九仞,功亏一篑。”高阳《粉墨春秋》:“那知事与愿违,总是~。”△贬义。含惋惜意。→功败垂成 前功尽弃 ↔大获全胜。 也作“亏于一篑”。


【词语功亏一篑】  成语:功亏一篑汉语词典:功亏一篑

猜你喜欢

  • 螳轮

    源见“螳臂当车”。比喻自不量力者。清陈康祺《郎潜纪闻》卷四:“国初奠定区宇,所刬除诸逆寇,皆尝窃大号,铸钱文。如郑成功僭号常平,孙可望僭号兴朝,吴三桂僭号利用,耿精忠僭号裕民,迤西土酋王耀祖僭号大庆。

  • 山神请

    南朝梁.释慧皎《高僧传》卷六《晋庐山释昙邕》:昙邕弟子昙果“梦见山神求受五戒,果曰:‘家师在此,可往咨受。’后少时,邕见一人著单衣帢,风姿端雅,从者二十许人,请受五戒。邕以果先梦,知是山神,乃为说法授

  • 公幹病

    源见“刘桢病”。指卧病。刘桢,字公幹,故称。唐武元衡《长安叙怀寄崔十五》诗:“家甚长卿贫,身多公幹病。”

  • 分我杯羹

    汉.司马迁《史记.项羽本记》:“当此(楚汉相争)时,彭越数反梁地,绝楚粮食,项王患之。为高俎(载牲之礼器),置太公(刘邦之父)其上,告汉王(刘邦)曰:‘今不急下(赶快投降),吾烹太公。’汉王曰:‘吾与

  • 布衣

    是古时庶人的服装,因此用来代称平民,犹言“匹夫”。《史记.李斯列传》:“夫斯乃上蔡布衣,间巷之黔首。”《盐铁论》:“古者庶人耄老而后衣丝,其余则仅麻枲,故曰布衣。”诸葛亮在其 《出师表》中说: “臣本

  • 霸陵呵夜

    呵(hē苛):大声喝叱。指李广夜间晚回,被县尉呵斥止步,不许通过之事。李广(?——前119),西汉名将。陇西成纪(今甘肃静宁西北)人。熟练骑射。文帝时,参加反击匈奴贵族攻掠之战争,为郎、武骑常侍。景帝

  • 登楼王粲

    源见“王粲登楼”。借指思念故土之人。清陈维崧《木兰花慢.戊午中秋同既庭赋》词:“只斫月吴刚,登楼王粲,一样难眠。”

  • 劝君莫惜金缕衣

    金缕衣:即金线所织之衣。古代贵族的华丽服装。缕,线。 劝人及时行乐之语。语出唐.杜秋娘《金缕衣》:“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宋.晏殊《酒泉子》:“劝君莫惜金

  • 贫原宪

    源见“原宪贫”。指清贫的文士。唐杜甫《寄岳州贾司马六丈巴州严八使君两阁老五十韵》:“弟子贫原宪,诸生老服虔。”

  • 百孔千创

    见“百孔千疮”。宋·周必大《跋宋运判昞奏稿》:“黎庶凋瘵,~。”【词语百孔千创】  成语:百孔千创汉语大词典:百孔千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