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励精求治

励精求治

意为案件已经判定,决不更改。用来称颂官吏的秉公执法。出自唐李元紘(chóng洪)的事迹。李元紘(?-733年)字大纲,祖籍滑州(今河南滑县),后移居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元紘曾任雍州司户参军。当时太平公主势震天下,许多官吏都顺望风指。太平公主曾与百姓争碾硙的所有权,元紘将碾硙判给了百姓。长史窦怀贞大惊,马上要他改判给太平公主。元纮便在判书后写了“南山可移,判不可摇”几个大字,以示其不改判的决心。后世遂传为佳话。亦称“南山铁案”。李元紘以后曾任宰相。

【出典】:

新唐书》卷126《魏知古等传·赞》4440页:“观玄宗开元时,励精求治,元老魁旧,动所尊惮,故姚元崇、宋璟言听计行,力不难而功已成。”

【例句】:

宋·邵伯温《闻见前录》卷10:“神宗即位擢天章阁待制,复知谏院,擢御史中丞,帝方励精求治。”


见“厉精图治”。宋·苏轼《司马温公行状》:“神宗皇帝以英伟绝人之资,~,凛凛乎汉宣帝、唐太宗之上矣。”


【词语励精求治】  成语:励精求治汉语词典:励精求治

猜你喜欢

  • 攀胡

    同“攀髯”。宋欧阳修《辞覃恩转左丞表》:“国恩未报,但虞填壑以遗羞;金鼎已成,岂谓攀胡之莫及。”【词语攀胡】   汉语大词典:攀胡

  • 甑中尘

    同“甑中生尘”。宋辛弃疾《浣溪纱》词:“父老争言雨水匀,眉头不似去年颦,殷勤谢却甑中尘。”

  • 封狐

    古代传说中的大狐狸。《楚辞.离骚》:“羿淫游以佚畋兮,又好射夫封狐。”【词语封狐】   汉语大词典:封狐

  • 公孙弘

    《史记.平津侯列传》:“丞相公孙弘者,齐菑川国薛县人也,字季……弘为人意忌,外宽内深。诸尝与弘有郤者,虽详与善,阴极其祸。杀主父偃,徙董仲舒于胶西,皆弘之力也。食一肉脱粟之饭。故人所善宾客,仰衣食,弘

  • 左揖洪崖

    源见“拍洪崖肩”。指求仙慕道。清黄遵宪《和周朗山见赠》:“左揖洪崖右浮丘,招邀群策同力戮。”

  •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书:原指《尚书》,后泛指书籍。 尽相信《尚书》,不如没有《尚书》。 后常用以戒人不要迷信书本。语出《孟子.尽心下》:“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吾于《武成》,取二三策而已矣。仁人无敌于天下,以至仁

  • 北道主人

    南朝.宋.范晔撰《后汉书.邓晨传》载:更始北都洛阳,以晨为常山太守。会王郎反,光武自蓟走信都,晨亦间行,会于巨鹿下,自请从击邯郸。光武曰:“伟卿以一身从我,不如以一郡为我北道主人。”乃遣晨归郡。东汉光

  • 驱鳄之文

    唐.韩愈《祭鳄鱼文》:“今与鳄鱼约:尽三日,其率丑类南徙于海,以避天子之命吏;三日不能,至五日;五日不能,至七曰;七日不能,是终不肯徙也。……”韩愈初到潮州,得悉恶溪有鳄鱼为害甚烈,便写了这篇祭文劝其

  • 和丸课子

    源见“熊丸之教”。指慈母煞费苦心教子读书。明袁宏道《寿洪太母七十序》:“母攻苦茹酸,和丸课子。”

  • 郑康成婢

    同“郑玄家婢”。清赵翼《京口晤梦楼听其雏姬度曲即事》诗之五:“郑康成婢香山妪,只解吟诗不解歌。”【词语郑康成婢】  成语:郑康成婢汉语大词典:郑康成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