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包胥哭秦庭

包胥哭秦庭

源见“哭秦庭”。表示济难救国的忠心。金元好问《壬辰十二月车驾东狩后即事》诗:“精卫有冤填瀚海,包胥无泪哭秦庭。”


【典源】《左传·定公四年》:“申包胥如秦乞师,曰:‘吴为封豕长蛇,以荐食上国。虐使于楚,寡君失守社稷,越在草莽。使下臣告急曰,夷德无厌,若邻于君,疆埸(yi)之患也。……’秦伯使辞焉,曰:‘寡人闻命矣,子姑就馆,将图而告。’对曰:‘寡君越在草莽,未获所伏。下臣何敢即安?’立依于庭墙而哭,日夜不绝声,勺饮不人口,七日。秦哀公为之赋《无衣》,九顿首而坐。秦师乃出。”《史记·伍子胥列传》:“于是申包胥走秦告急,求救于秦。秦不许。包胥立于秦庭,昼夜哭,七日七夜不绝其声。秦哀公怜之,曰:‘楚虽无道,有臣若是,可无存乎?’乃遣车五百乘救楚击吴。”《战国策·楚策一》亦载,申包胥作棼冒勃苏,棼冒即蚡冒,申包胥为蚡冒氏,勃苏、包胥音近。

【今译】 春秋时,吴国攻破楚国郢都,楚臣申包胥急赴秦国求援,他对秦王说:“吴国好比野猪长蛇,多次吞食中原上国的领土。楚国最先受害。现在我国战败,宗庙社稷难保,国君逃亡在荒野之中。他派我到贵国告急求援,说:吴国蛮夷之邦,野心永远不会满足。他们如果灭掉楚国,就与贵国为邻了,那时贵国的疆界也将受到威胁。……”秦王使人告诉申包胥:“你所说的,我都知道了。请你在馆舍住下等候,待我们商议后再告知你。”申包胥说:“我国国君尚在荒郊野外,没有安身之处,作为臣子,我如何能安心等候呢?”于是就靠着宫墙站立,日夜嚎啕痛哭,他饮食不进,一连哭了七天七夜。秦哀王很受感动,为他吟诵《无衣》诗,说:“楚国虽无道,但有这样的贤臣,楚国怎会灭亡呢?”于是派遣五百辆战车出发救楚。

【释义】后以此典表现人救国济难的忠心; 也形容国破家亡的悲愤之情。

【典形】 包胥救楚、包胥哭秦庭、包胥血、存荆、救楚、哭秦廷、秦庭哭、申胥恨、申胥泣血、首碎秦庭、包胥一哭、无复有申包、依墙哭楚、复楚孤臣、包胥存楚、包胥一诺、包胥一出、申包恸哭、愧包胥、楚包胥、秦庭泪、践秦庭。

【示例】

〔包胥救楚〕 唐·张说《过庾信宅》:“包胥非救楚,随会返留秦。”

〔包胥哭秦庭〕 金·元好问《壬辰十二月车驾东狩后即事》:“精卫有冤填瀚海,包胥无泪哭秦庭。”

〔包胥血〕 清·叶世佺《谒刘公祠》:“涕泪包胥血,饥寒苏武毡。”

〔存荆〕 汉·班固 《幽通赋》:“木偃息以蕃魏兮,申重茧以存荆。”

〔救楚〕 唐·李白 《鸣皋歌送岑征君》:“哭何苦而救楚,笑何夸而却秦。”

〔哭秦廷〕 元·郑廷玉《楚昭王疏者下船》:“想过昭关八面虎狼威,怎知哭秦廷七日英雄泪。”

〔秦庭哭〕 北周·庾信《哀江南赋》:“鬼同曹社之谋,人有秦庭之哭。”

〔申胥恨〕 明·吴易 《满江红》:“伍胥耻,荆城雪; 申胥恨,秦庭咽。”

〔申胥泣血〕 唐·李白《溧阳濑水贞义女碑铭》:“吴师鞭尸于楚国,中胥泣血于秦庭。”

〔首碎秦庭〕 唐·柳宗元《睢阳庙碑》:“首碎秦庭,终懵无衣之赋。”


猜你喜欢

  • 虱胫虮肝

    虱的小腿,虮的肝脏,比喻极其细微。宋玉《小言赋》:“馆于蝇须,宴于毫端,烹虱胫,切虮肝,会九族而同哜,犹委余而不殚。”哜( ㄐㄧˋ jì 剂):尝。殚( ㄉㄢ dān 丹):竭尽。【词语虱胫虮

  • 南山有乌,北山张罗

    晋干宝《搜神记》(卷一六):吴王夫差小女紫玉与韩重相恋,遭到夫差阻止,忧愤而死,她的魂魄和韩重相会,“(歌)曰:‘南山有乌,北山张罗,乌既高飞,罗将奈何?’”原意是指紫玉自己已经死去,韩重再回来寻找她

  • 小怯大勇

    遇小敌时胆怯,遇大敌反而勇敢,是后汉光武帝刘秀的故事。东汉班固等撰《东观汉记.帝纪一》:“帝奔之,斩首数十级。诸部将喜曰:‘刘将军平生见小敌怯,今见大敌勇,甚奇怪也。’”【词语小怯大勇】  成语:小怯

  • 玄豹潜形

    源见“南山雾豹”。喻贤者隐居避世。唐高適《鹘赋》:“比玄豹之潜形,同幽人之在野。”

  • 娇客

    指女婿。宋代苏轼《和王子立》诗:“妇翁未可挝,王郎非娇客。”王子立:苏轼之弟苏辙的女婿。挝( ㄓㄨㄚ zhuā 抓):打。【词语娇客】   汉语大词典:娇客

  • 鹊河

    源见“乌鹊填桥”。指银河。亦借指夫妻或情人难以团聚的阻隔。民间传说织女七夕渡银河与牛郎相会,喜鹊为之填河成桥,故称。唐黄滔《狎鸥赋》:“因嗤鸿渚,盖春去以秋来;翻笑鹊河,竟离长而会促。”【词语鹊河】 

  • 千古奇冤

    指旷古未闻的大冤案。语出明.冯梦龙《精忠旗.公心拒谳》:“况忠良陷害,千古奇冤,我李若朴莫说拼了这个官,便拼了性命,骨头也是香的。”韬奋《患难余生记》二章:“《新华日报》于克服种种困难之后,把周恩来先

  • 千箱之年

    源见“千仓万箱”。指粮食丰收之年。唐欧阳詹《送王式东游序》:“何述万乘之都,千箱之年,有故人而适远,无卮酒以叙别,男儿卮酒之不致,亦何论他日之浮沉哉!”

  • 兵者凶器,战者危事

    兵器是不祥之器,战争是危险之事。语出汉.晁错《言兵事疏》:“虽然,兵,凶器;战,危事也。以大为小,以强为弱,在俯仰之间耳。”唐.吴兢《贞观政要.征伐》:“房玄龄对曰:‘且兵,凶器;战,危事。不得已而用

  • 师锡

    《书.尧典》:“师锡帝曰:‘有鳏在下,曰虞舜。’”孔传:“师,众;锡,与也。”后因以“师锡”指众人举荐推许。晋陆机《汉高祖功臣颂》:“无知睿敏,独昭奇迹,察侔萧相,贶同师锡。”唐陆贽《奉天论前所答奏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