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汉书.董卓传》载:东汉董卓被吕布刺死后,“乃尸卓于市。天时始热,卓素充肥,脂流于地。守尸吏燃火置卓脐中,光明达曙,如是积日。”后因以“燃脐”比喻敌帅毙命,也可指元凶权奸毙命,得到了应有下场。南朝陈
《诗.大雅.皇矣》:“帝谓文王,予怀明德,不大声以色,不长夏以革。”孔颖达疏:“不大其音声以见於颜色而加人,不以年长大以有变革於幼时。”后遂以“声色”为疾言厉色之意。《礼记.中庸》:“声色之於以化民,
源见“囊萤照读”、“孙康映雪”。形容勤学苦读。《梁书.王僧孺传》:“至乃照萤映雪,编蒲缉柳,先言往事,人物雅俗,甘泉遗仪,南宫故事,画成地图,抵掌可述。”并列 形容读书刻苦。语本《晋书·车胤传》:“(
用白茅捆白华营。《诗.小雅.白华》:“白华营兮,白茅束兮。之子之远,俾我独兮。”俾,使。朱熹集注:“言白华为菅,则白茅为束;二物至微,犹必相须为用,何之子之远,而俾我独耶?”这是夫妇离别的诗。后人因用
《东观汉记》卷六《明德马皇后传》:“后长七尺二寸,青白色,方口美发。”“为四起大髻,但以发成,尚有余,饶髻三匝,复出诸发。”后汉明德马皇后有美发。后遂用为咏美发之典。唐.杜牧《鸦》:“毛欺皇后发,声感
源见“不为五斗米折腰”。指微薄的俸禄。宋陈与义《道中寒食》诗之二:“斗粟淹吾驾,浮云笑此生。”源见“尺布斗粟”。讥兄弟不和或不相容。《新唐书.吴竞传》:“陛下即位四年,一子弄兵被诛,一子以罪谪去,惟相
不学诗,便不会说话。 古人认为“诗以言志”,不学诗就无从表达自己的志趣。语出《论语.季氏》:“尝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诗乎?’对曰:‘未也。’‘不学诗,无以言。’”里波《诗里诗外》(《长江日报》
南朝.宋.谢灵运《拟魏太子邺中集诗八首序》:“建安末,余时在邺宫,朝游夕宴,究欢愉之极。天下良辰美景赏心乐事四者难并,今昆弟友朋二三诸彦共尽之矣。”“良辰美景赏心乐事”后人称之为“四美”或“四并”,认
同“钓鳌客”。清 丘逢甲《仙屏中丞见和前诗感事述怀叠韵奉答》之二:“上书曾陨孤臣泪,怀刺新投钓客名。”【词语钓客】 汉语大词典:钓客
涓是细流,埃为轻尘,以比喻微末。杜甫《野望》诗:“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答圣朝。”【词语涓埃】 汉语大词典:涓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