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匡衡引经

匡衡引经

西汉大儒匡衡能文学,善说《诗》。宣帝时射策甲科,学者们上书推荐匡衡,说他通晓儒经,举世无双,为文学就官京师。匡衡受到太子太傅萧望之的重视,上奏皇帝,说匡衡精通经学。元帝即位后,长安令杨兴向大司马车骑将军史高举荐匡衡,说他“才智过人,经学绝伦。”匡衡先任郎中,迁博士,给事中。匡衡多次上疏,议论朝政都能引经据典,有理有节,受到元帝重用,任光禄大夫、太子少傅、御史大夫。建昭三年(前36年),代韦玄成为丞相,封为乐安侯。后以此典咏直臣据经典而直谏君王。

【出典】:

汉书》卷81《匡衡传》3331、3332、3338、3341页:“(匡)衡射策甲科,以不应令除为太常掌故,调补平原文学。学者多上书荐衡经明,当世少双,令为文学就官京师。”“(萧)望之奏衡经学精习,说有师道,可观览”。“长安令杨兴说(史)高曰:‘……平原文学匡衡材智有余,经学绝伦。’”“上说(通“悦”)其言,迁衡为光禄大夫,太子少傅。……衡为少傅数年,数上疏陈便宜,及朝廷有政议,傅经以对,言多法义。上以为任公卿,由是为光禄勋、御史大夫。建昭三年,代韦玄成为丞相,封乐安侯,食邑六百户。”

【例句】:

唐·高适《奉酬北海李太守丈人夏日平阴亭》:“谷永独言事,匡衡多引经。” 唐·杜甫《同元使君舂陵行》:“贾谊昔流恸,匡衡常引经。”


猜你喜欢

  • 南航北骑

    《淮南子.齐俗训》:“胡人便于马,越人便于舟。”后因以“南航北骑”形容乘舟骑马,南北奔走。明吴承恩《寿胡内子张孺人六袠序》:“及西畹 应宾,贡游两都,南航北骑,孺人与有勤焉,于是乎益瘁。”并列 形容坐

  • 鹤怨周颙

    源见“北山移文”。讥弃隐出仕之人。唐罗隐《寄右省王谏议》诗:“鱼惭张翰辞东府,鹤怨周颙负北山。”

  • 猱玃须古

    旧题南朝梁.任昉《述异记》卷上:“猿五百岁化为玃,玃千岁化为老人。”传说猿五百年化为玃,玃一千年化为老人。后遂用为咏老猿之典。唐.杜甫《瞿塘两崖》诗:“猿玃须髯古,蛟龙窟宅尊。”

  • 锦瑟华年

    唐李商隐《锦瑟》诗:“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后因以“锦瑟华年”喻青春时代。宋贺铸《青玉案.横塘路》词:“锦瑟华年谁与度?月桥花院,琐窗朱户,只有春知处。”明汤显祖《紫钗记.花朝合卺》:“喜

  • 骥尾附

    同“附骥尾”。清唐孙华《有感明季党事二十二韵》:“声名骥尾附,假窃虎皮蒙。”

  • 簧鼓

    比喻巧言惑人。《诗.小雅.巧言》:“巧言如簧。”《庄子.骈拇》:“使天下簧鼓,以奉不及之法,非乎?”成玄英疏:“如笙簧鼓吹,能感动于物。”【词语簧鼓】   汉语大词典:簧鼓

  • 悦来

    同“悦近来远”。南朝 齐 王屮《头陀寺碑文》:“于是民以悦来,工以心竞。”【词语悦来】   汉语大词典:悦来

  • 无何有

    同“无何有之乡”。宋苏轼《和拟古》之一:“问我何处来?我来无何有。”【词语无何有】   汉语大词典:无何有

  • 半死桐

    《文选》卷三十四汉.枚叔(乘)《七发》:“龙门之桐,高百尺而无枝,中郁结之轮菌,根扶疏以分离。上有千仞之峰,下临百丈之溪,湍流溯波,又澹淡之,其根半死半生。……使琴挚斫斩以为琴。”汉.枚乘在《七发》中

  • 九流三教

    同“三教九流”。元 武汉臣《玉壶春》第二折:“做子弟的须要九流三教皆通,八万四千傍门尽晓。”《三国演义》第六十回:“文有相如之赋,武有伏波之才,医有仲景之能,卜有君平之隐。九流三教,出乎其类,拔乎其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