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志.魏书.阮瑀传》裴松之注引《文士传》:“太祖(魏太祖曹操)雅闻瑀名,辟之,不应,连见偪(同逼)促,乃逃入山中。太祖使人焚山,得瑀,送至,召入。”东汉末的阮瑀很有才名,曹操几次征召他做官,都不肯
同“骑竹杖”。唐 张蠙《华阳道者》诗:“惟餐白石过白日,拟骑青竹上青冥。”【词语骑青竹】 汉语大词典:骑青竹
源见“挥戈回日”。喻指为挽救国家危局而致力。吴恭亨《得君复上海书却寄二首》之一:“挽日挥戈人扰攘,看山觅句我蹉跎。”
源见“兰亭会”。代指王羲之等山阴 兰亭会。因其举行于东晋 永和九年,故称。唐刘言史《上巳日陪襄阳李尚书宴光风亭》诗:“为报会稽亭上客,永和应不胜元和。”
源见“班姬咏扇”。比喻妇女色衰失宠。《金云翘传》一回:“宠衰纨扇兮,尔生不昌;有始无终兮,悲乎失侣。”
唐.韩愈《调张籍》:“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不知群儿愚,那用故谤伤,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蚍蜉:大蚂蚁。撼:摇动。蚂蚁想摇动大树,比喻不自量力。元.无名氏《射柳捶丸》一折:“某想虏寇乃是蚍蜉撼大
参见:龙化庙梁【词语梅梁】 汉语大词典:梅梁
源见“鹿门采药”。谓避世隐居。唐杜甫《遣兴》诗之二:“昔者庞德公,未曾入州府。”
源见“拄笏看山”。形容清高闲逸。唐元稹《游三寺回呈上府主严司空》诗:“谢公恣纵颠狂掾,触处闲行许自由。举板支颐对山色,当筵吹帽落台头。”
卖掉刀剑,买进耕牛和牛犊。指弃武就农,或结束战争以从事生产。《汉书.龚遂传》:“遂见齐俗奢侈,好末技,不田作,乃躬率以俭约,劝民务农桑……民有带持刀剑者,使卖剑买牛,卖刀买犊。”也单作 ① 【卖剑买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