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高山流水”。宋黄庭坚《再答明略》诗之一:“当时朱弦写心曲,果在高山深水间。”
秦.李斯《谏逐客书》:“今乃弃黔首以资敌国,却宾客以业诸侯,使天下之士,退而不敢西向,裹足不入秦,此所谓借寇兵而赍盗粮者也。”把武器献给匪徒,把粮食送给盗贼,无异于帮倒忙。秦王听信大臣的话,下令逐客。
同“隐鳞藏彩”。清钱谦益《〈徐子能集〉序》:“古之文人才士,当其隐鳞戢羽,名闻未彰,必有文章巨公,以片言只字定其身价。”见“隐鳞戢翼”。清·钱谦益《〈徐子能集〉序》:“古之文人才士,当其~,名闻未彰,
《南史.何胤传》:“胤字子季……而纵情诞节,时人未之知也,唯?(沛国刘?,何胤是其门生)与汝南周顒深器异之……胤以会稽山多灵异,往游焉,居若邪山云门寺。初,胤二兄求、点并栖遁,求先卒,至是胤又隐,世号
源见“众口铄金”。形容谗言为害之大。烁,通“铄”。唐皎然《赠李中丞洪》诗:“见说金被烁,终期玉有瑜。”
西晋.陈寿《三国志.魏书.王凌传》裴松之注引《魏略》:“太傅(司马懿)使人逆止之,住船淮中,相去十余丈。凌知见外,乃遥谓太傅曰:‘卿直以折简召我,我当敢不至邪,而乃引军来乎?’”三国魏.司马懿讨伐王凌
同“铸金思范蠡”。清王士禛《姑苏怀古》诗:“千金枉铸鸱夷象,鸟自高飞避网罗。”
《易.井》:“井渫不食,为我心恻。”王弼注:“渫,不停污之谓也。”孔颖达疏:“井渫而不见食,犹人修己全洁而不见用。”谓井虽浚治,洁净清澈,但不被饮用。比喻洁身自持,而不为人所知。宋陈亮《与吕伯恭正字书
谊:通“义”。 表示只重道义,不计功利。语出《汉书.董仲舒传》:“夫仁人者,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清.方苞《关公训言序》:“董子曰:‘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程朱宗之。其教人以
《吕氏春秋.离俗》:“齐晋相与战,平阿(战国齐邑)之余子(周代兵役制度规定每户以一人为正卒,余者为羡卒,即余子),亡戟得矛,却而去,不自快,谓路之人曰:‘亡戟得矛,可以归乎?’路之人曰:‘戟亦兵(兵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