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单父鸣琴

单父鸣琴

源见“鸣琴化治”。指善于任人而治。清袁枚《书戒石》诗之六:“何以写心,单父鸣琴;无以为家,河阳种花。”


【典源】《吕氏春秋·察贤》:“宓子贱治单父,弹鸣琴,身不下堂而单父治。巫马期以星出,以星入,日夜不居,以身亲之,而单父亦治。巫马期问其故于宓子,宓子曰:‘我之谓任人,子之谓任力。任力者故劳,任人者故逸。’”汉·韩婴《韩诗外传》卷二、汉·刘向《说苑·政理》等亦载,文大略同。

【今译】 孔子的弟子宓不奇,字子贱。他治理单父,身不下公堂,只抚琴弹曲,就治理得很好。巫马期治理单父,披星戴月,夜以继日,事必躬亲,也治理得很好。巫问宓这里面的缘故。宓说:“我的作法可谓用人,而你可谓用力。用力者自然辛苦,用人者当然安逸。”

【释义】 后以此典称誉地方官吏政清事简,治理有方; 也借指担任县令等地方官。

【典形】 宓贱琴、宓弦、宓于弹琴、鲁宓、鸣琴、鸣琴单父、鸣弦、鸣弦坐、琴歌、琴堂、单父鸣琴、单父琴、弦挥单父、子贱歌、子贱琴、琴声单父宰、弹琴高堂、易俗张琴、山县弹琴、单父时、子贱堂。

【示例】

〔宓贱琴〕 唐·耿��《晚秋东游寄猗氏第五明府》:“灞涘袁安履,汾南宓贱琴。”

〔宓弦〕 唐·骆宾王《上瑕丘韦明府启》:“而乃调理宓弦,烹鸡屈涵牛之量。”

〔宓子弹琴〕 唐·杜甫《题终明府水楼》:“宓子弹琴邑宰日,终军弃繻英妙时。”

〔鲁宓〕 唐·高适《酬裴员外以诗代书》:“所思在畿甸,曾是鲁宓侪。”

〔鸣琴〕 唐·李白 《赵公西侯新亭颂》:“而后鸣琴二邦,天下取则; 起草三省,朝端有声。”

〔鸣琴单父〕 清·归庄《赠县令胡侯》:“重公雅谊推三世,一听鸣琴单父堂。”

〔鸣弦〕 宋·王安石《席上赋得然字》:“邂逅都门谁载酒,萧条江县去鸣弦。”

〔鸣弦坐〕 宋·黄庭坚《和孙公善李仲同》:“不能鸣弦坐,颇似巫马期。”

〔琴歌〕 清·唐孙华《过上洋》:“椎击民风健,琴歌吏治难。”

〔琴堂〕 元·徐再思《蟾宫曲·送沙宰》:“岐麦林桑,渡虎驱蝗,人颂甘棠,春满琴堂。”

〔单父鸣琴〕 唐·高适《同房侍御山园新亭》:“灌坛有遗风,单父多鸣琴。”

〔单父琴〕 唐·杜甫《赠裴南部》:“尘满莱芜甑,堂横单父琴。”

〔弦挥单父〕 唐·骆宾王《上郭赞府启》:“弦挥单父,弼清韵于嵇琴。”

〔子贱歌〕 晋·潘岳 《河阳县作》:“位同单父邑,愧无子贱歌。”


猜你喜欢

  • 壤歌

    同“击壤歌”。唐杜甫《奉送王信州崟北归》诗:“《壤歌》惟海甸,画角自山楼。”【词语壤歌】   汉语大词典:壤歌

  • 昔者所进,今不知其亡

    亡:指去位。 过去所进用的人,到今天不知不觉都被罢免了。 表示人事的重大更迭。语出《孟子.梁惠王下》:“王无亲臣矣,昔者所进,今日不知其亡也。”《宋史.王伯大传》:“徒见刚方峭直之士,昔者所进,今

  • 裂裳裹膝

    同“裂裳裹足”。汉赵晔《吴越春秋.阖闾内传》:“申包胥知不可,乃之于秦,求救楚,昼驰夜趋,足踵跖劈,裂裳裹膝。”见“裂裳裹足”。《吴越春秋·阖闾内传》:“申包胥知不可,乃之于秦,求救楚,昼驰夜趋,足踵

  • 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

    元.郑德辉《㑇梅香》二折:“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不索多虑。”浮屠:佛教名词,梵文Buddha(佛陀)的旧译,也有人把佛塔误译作浮屠,这里指浮塔。救他人一条性命,胜过为寺院建造一幢七层高的宝塔。形容

  • 追赤松

    源见“留侯慕赤松”。指避世隐居。唐岑参《刘相公中书江山画障》诗:“请君为苍生,未可追赤松。”

  • 新丰旧雨

    源见“新丰客”、“旧雨今雨”。指困于羁旅的老朋友。宋张炎《台城路.寄姚江太白山人陈文卿》词:“太白闲云,新丰旧雨,多少英游消歇。”

  • 烟霞侣

    源见“泉石膏肓”。谓性好山水,与山水为伴侣。唐白居易《祇役骆口因与王质夫同游秋山偶题》诗:“石拥百泉合,云破千峰开;平生烟霞侣,此地重徘徊。”亦指同游伴侣。清孙枝蔚《清明日泛舟城北》诗:“素心能几人?

  • 复于左毂

    《礼记.杂记上》:“诸侯行而死于馆,则其复如于其国;如于道,则升其乘车之左毂,以其绥复……大夫士死于道,则升其乘车之左毂,以其绥复。”孔颖达疏:“如,若也;道,路也。谓若诸侯在道路死,则复魄与本国异也

  • 潢池

    同“弄兵潢池”。清冯桂芬《许烈姬传》:“军兴以来,潢池反正。”宁调元《秋兴用草堂韵》:“竟有潢池惊上座,微闻银汉滞仙槎。”【词语潢池】   汉语大词典:潢池

  • 怨声满道

    见“怨声载道”。《后汉书·李固传》:“开门受赂,署用非次,天下纷然,~。”【词语怨声满道】  成语:怨声满道汉语大词典:怨声满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