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口是心非

口是心非

心口不一,嘴上讲的是一套,心里想的又是一套。晋代葛洪《抱朴子.微旨》:“若乃憎善好杀,口是心非;背向异辞,反戾直正;虐害其下,欺罔其上;叛其所事,受恩不感……凡有一事,辄是一罪。”


并列 口上说是,心里却不是,心口不一致。语出晋·葛洪《抱朴子·微旨》:“若乃憎善好杀,口是心非,背后异辞,反戾直正……凡有一事,辄是一罪。”廖辉英《红尘孽债》:“谁不知道高建筑师~。这一点,汤建筑师就比你诚实,至少他心口如一。”△贬义。多用于形容人虚伪做作的思想行为。→言不由衷 两面三刀 佛口蛇心 阳奉阴违 ↔言行一致 心腹之言 心口如一。也作“面是背非”、“面是心非”、“貌似情非”、“貌似心非”。


解释嘴里说的是一套,心里想的又是一套,心口不一。

出处东晋·葛洪《抱朴子·微旨》:“口是心非,背向异辞。”

葛洪,字稚川,号抱朴子,东晋丹阳句容(今江苏省句容县)人。晚年隐居在广东罗浮山中,炼丹采药,从事著述,直至去世。他是中国古代伟大的理论家、医学家。在医学和制药化学上有过许多重要的发现和创造,在文学上撰著丰富、内容精玄、成绩卓著。不过,他的作品大多已经散佚,流传至今的主要有《抱朴子》《肘后备急方》和《神仙传》。

在《抱朴子·微旨》中葛洪说:“憎恶行善,喜好杀伐,嘴上一套心里一套,人前一套人后一套,违背正道,残害下属,欺迷上司,背叛主人,得到恩惠而不感激,贪赃枉法,收受贿赂,黑白颠倒,以权谋私,滥施刑法,破坏别人的家庭,抢夺别人的财宝,谋害别人的生命,夺取别人的地位,侵凌贤能之士,诛杀投降之人,诽谤神仙圣人,打伤修道之士,射杀飞禽,毁伤生命萌芽,教唆他人作恶,隐藏别人优点,身处险境却悠然自得,窃取他人的功劳,破坏别人的好事,抢夺别人喜欢的东西,拆散别人的亲情骨肉,好强争胜,借多还少,放水放火淹烧他人,利用法术暗害别人,欺负弱小,以次充好,巧取豪夺,拦路抢劫,品行不端,作风不正,吹牛诈骗,传播他人隐私,借钱不还,有钱不借,贪欲无限,拒绝诚信,不顺从天命,不尊敬师长,嘲笑他人行善,毁坏他人庄稼,损坏他人器物,让人吃不干净的饭食,短斤少两,鱼目混珠,骗人钱财等等,其中任何一条行为都是一种罪过。根据后果的轻重,掌管生命的神仙会扣除作恶者的寿命,如果扣完就会死掉。”


【词语口是心非】  成语:口是心非汉语词典:口是心非

猜你喜欢

  • 酒作圣

    源见“中圣人”。谓把酒当作最美好之物。唐权德舆《过隐者湖上所居》诗:“唯将酒作圣,不厌谷名愚。”

  • 王褒雅音

    雅音:高雅美好的音律。王褒字子渊,蜀郡资中(今四川资阳)人,西汉辞赋家。汉宣帝刘询喜欢创作诗歌,想要振兴诗歌韵律,丞相魏相推荐通晓音律的各地人材,宣帝召见并任命为待诏。益州刺史王襄想要对百姓进行风俗教

  • 被绣之牺

    《庄子.列御寇》:“或聘于庄子。庄子应其使曰:‘子见夫牺牛乎?衣以文绣,食以刍菽,及其牵而入于大庙,虽欲为孤犊,其可得乎!’”成玄英疏:“牺养丰赡,临祭日求为孤犊不可得也。况禄食之人,例多夭折;嘉遁之

  • 雌黄

    源见“信口雌黄”。评论是非、善恶。宋 郑景望《蒙斋笔谈.张举》:“贺铸最有口才,好雌黄人物。”亦指改易。清胡鸣玉《订譌杂录.雌黄》:“王衍善谈论,错举经籍,辄随口改易,听者不觉,故谓之‘口中雌黄’,以

  • 书中自有黄金屋

    旧时用作勉人读书之语。语出宋真宗《劝学文》:“读,读,读!书中自有黄金屋。”元.马致远《荐福碑》一折:“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明.高则诚《琵琶记.强就鸾凤》:“男儿有书须勤读,书中自有黄金

  • 雷剑

    同“雷公剑”。清钱谦益《新安汪氏收藏目录歌》:“雷剑一往谁取去,楚弓人得知何方。”

  • 渡江横楫

    同“渡江击楫”。宋刘辰翁《酹江月.漫兴》词:“休说起舞登楼,那人已先我,渡江横楫。”

  • 点石成金

    亦作“点铁成金”。古代方士称能用丹将石(铁)点化成金。《列仙传》:“许逊,南昌人。晋初为旌阳令,点石化金,以足逋赋。”后用以比喻把别人文章略加点窜,顿然改观。宋代黄庭坚《答洪驹文书》:“老杜作诗,退之

  • 一佛出世,二佛升天

    同“一佛出世,二佛生天”。《醒世恒言.李道人独步云门》:“〔李清〕直等得一佛出世,二佛升天,方才有个青衣童子开门出来。”侯枫《海陆丰农民运动的领导者彭湃》:“陈月波、马剑郎只好把气出在那两个卫兵的身上

  • 遗簪弊屦

    同“遗簪坠屦”。《北齐书.高德政传》:“魏静帝曰:‘人念遗簪弊屦,欲与六宫别,可乎?’乃入与夫人嫔御以下诀别,莫不嘘欷掩涕。”见“遗簪坠屦”。《北齐书·高德政传》:“魏静帝曰:‘古人念~,欲与六宫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