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叱石为羊

叱石为羊

葛洪神仙传.黄初平》:“黄初平者,丹溪人氏。年十五,家使牧羊。有道士见其有良谨,便将至金华山石室中,四十余年,不复念家。其兄初起,行山寻索初平,历年不得。后见市中有一道士,初起召问之……道士曰:‘金华山中,有一牧羊儿姓黄,字初平,是卿弟非疑。’初起闻之,即随道士去求弟,遂得相见,悲喜语毕,问初平羊何在,曰:‘近在山东耳。’初起往视之不见,但见白石而还。谓初平曰:‘山东无羊也。’初平曰:‘羊在耳,兄但自不见之。’初平与初起俱往看之,初平乃叱曰:‘羊起!’于是白石皆变为羊数万头……〔初起乃弃家从初平学道〕,初平改字为赤松子,初起改字鲁班。”后因以“叱石为羊”写仙道的玄妙、神奇。唐顾云《上右司袁郎中启》:“某闻仙翁逞术,叱石为羊;方士呈能,结巾成兔。”


猜你喜欢

  • 拔去一丁

    除掉眼中钉,喻除去有害之物。《新五代史.赵在礼传》:“在礼在宋州,人尤苦之;已而罢去,宋人喜而相谓曰:‘眼中拔钉,岂不乐哉!,”述宾 拔掉眼中钉。比喻除掉有害的东西。语本《五代史·赵在礼传》:“在礼在

  • 山公识

    同“山公藻鉴”。宋黄庭坚《和范廉》:“汲直非刀笔,山公识宁馨。”

  • 一岁九迁

    同“一日九迁”。唐韩愈《上张仆射书》:“苟如是,虽日受千金之赐,一岁九迁其官,感恩则有之矣。”见“一岁三迁”。唐·韩愈《上张仆射书》:“日受千金之赐,~其官。”【词语一岁九迁】  成语:一岁九迁汉语大

  • 投梭之拒

    同“投梭折齿”。唐元稹《莺莺传》:“君子有援琴之挑,鄙人无投梭之拒。”见“投梭折齿”。鲁迅《集外集·斯巴达之魂》:“虽遭~,而未能忘情者也。”【词语投梭之拒】  成语:投梭之拒汉语大词典:投梭之拒

  • 金石可开

    同“金石为开”。沙汀《范老老师》:“他更从容不迫,把所有足以证明内战之会停止的种种论据罗列出来,融会在一种金石可开的信心里面。”见“金石为开”。沙汀《范老老师》:“他更从容不迫,把所有足以证明内战之会

  • 舒姑泉

    梁萧统编《文选》卷四三刘孝标“重答刘秣陵沼书”(按:刘沼字明信为秣陵令)“盖山之泉,闻弦歌而赴节”注引《宣城记》:“临城县南四十里盖山,高百许丈,有舒姑泉。昔有舒氏女与其父析薪(劈柴)此泉处,坐,牵挽

  • 文园病渴

    同“文园病”。清宋琬《书成伾岚年兄异梦卷》诗:“苕荣入梦事偏奇,萧瑟文园病渴时。”【词语文园病渴】  成语:文园病渴汉语大词典:文园病渴

  • 面目可憎,语言无味

    憎:厌恶。 面貌使人厌恶,语言枯燥无味。语出唐.韩愈《送穷文》:“凡所以使吾面目可憎,语言无味者,皆子之志也。”《晚清文学丛钞.颐琐〈黄绣球〉八回》:“黄通理对黄绣球说:‘这真是面目可憎,语言无味!

  • 艾艾

    三国邓艾口吃的故事。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邓艾口吃,语称艾艾,晋文王戏之曰:‘卿云艾艾,定是几艾?’对曰:‘凤兮凤兮,故是一凤。’”晋文王:司马昭。后世因以艾艾指口吃。【词语艾艾】   汉

  • 龙飞九五

    源见“九五飞龙”。指即天子位。《魏书.张衮传》:“陛下龙飞九五,仍参顾问,曾无微诚,尘山露海。”【词语龙飞九五】  成语:龙飞九五汉语大词典:龙飞九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