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冰狐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卷一《河水一》引晋.郭缘生《述征记》:“盟津问津恒浊,方江为狭,比淮、济为阔,寒则冰厚数丈。冰始合,车马不敢过,要须狐行,云此物善听,冰下无水乃过,人见狐行,方渡。”
《征述记》载称,狐过冰河,听到冰下无水流声,方。敢过。后用为比喻狐疑惶恐,心绪不安。
唐.韦庄《雨霁晚眺》诗:“卧草跧如兔,听冰怯似狐。”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卷一《河水一》引晋.郭缘生《述征记》:“盟津问津恒浊,方江为狭,比淮、济为阔,寒则冰厚数丈。冰始合,车马不敢过,要须狐行,云此物善听,冰下无水乃过,人见狐行,方渡。”
《征述记》载称,狐过冰河,听到冰下无水流声,方。敢过。后用为比喻狐疑惶恐,心绪不安。
唐.韦庄《雨霁晚眺》诗:“卧草跧如兔,听冰怯似狐。”
源见“巫山云雨”。指男女欢会。元王逢《宫中行乐词》之五:“君无神女梦,妾有楚王心。”
源见“折冲樽俎”。指掌握文韬武略能克敌制胜的人才。梁启超《变法通议.论科举》:“兵法有科,则多折冲之才矣。”
《孟子.公孙丑下》:“孟子谓蚳(chí)鼃(wā,同蛙)曰:‘子之辞灵丘而请士师(管监狱的官),似也(似乎是有道理的),为其可以言(可以向君主提意见)也。今既数月矣,未可以言与?’蚳鼃谏于王而不用,致
源见“滥竽充数”。比喻冒充凑数,名不副实。常用为谦词。唐温庭筠《病中书怀呈友人》诗:“文囿陪多士,神州试大巫。对虽希鼓瑟,名亦滥吹竽。”自注:“予去秋试京兆荐,名居其副。”
源见“鲛人泣珠”。指眼泪。明王世贞《哭李于鳞一百二十韵》:“满掬挥鲛泪,轻裘渍酒绵。”【词语鲛泪】 汉语大词典:鲛泪
源见“范张鸡黍”。友谊笃厚的生死之交。明徐渭《狱中书扇寄葛景文》诗:“赏音博物推华 焕,死结生交有范 张。”
祖述:谓奉行其道。尧舜:唐尧虞舜。宪章:法制。这里用如动词,是守其法制的意思。文武:周文王、武王。 奉行尧舜之道,遵循文武之法。这是古代儒家的传统立场。语出《汉书.艺文志.诸子略》:“儒家者流,游文
源见“鸣琴化治”。喻指地方官治理政事。明高启《送吴县令迁松陵》诗:“山县弹琴罢,江城露冕初。”
同“牝鸡司晨”。《南史.后妃传论》:“后主嗣叶,实败于椒房,既曰牝晨,亦唯家之索也。”明方孝孺《戒妖文》:“牝晨羝乳,人以为异,斁伦败俗,其祸尤著。”【词语牝晨】 汉语大词典:牝晨
源见“荆钗布裙”。形容贫寒。《红楼梦》五七回:“因薛姨妈看见邢岫烟生得端雅稳重,且家道贫寒,是个钗荆裙布的女儿,便欲说给薛蟠为妻。”并列 以荆代钗,以布作裙。比喻家境贫寒。语出《太平御览》卷718引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