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吹毛求疵

吹毛求疵

也作吹毛索疵,吹毛求瑕。比喻刻意挑剔毛病,寻找过错。韩非子认为,古代识大体的人,天地万物无所不知,胸怀象江河、山谷一样宽阔,一年四季,云驰风动,无不在其预料之中。他们不以小聪明来困惑自己,不以个人好恶而影响政治主张。而是以法术决定国家治乱,以赏罚来区别是非,顺乎天理,不伤情性,不去吹开毛发寻找皮肤上的小毛病,也不洗涤污垢以寻找别人的隐私。

【出典】:

韩非子·大体》:“古之全大体者,望天地,观江海,因山谷,日月所照,四时所行,云布风动;不以智累心,不以私累己;寄治乱于法术,论是非于赏罚,属轻重于权衡;不逆天理,不伤情性;不吹毛而求小疵,不洗垢而察难知。”

【例句】:

东汉·班固《汉书·中山靖王刘胜传》:“今或无罪,为臣下所侵辱,有司吹毛求疵,笞其臣,使证其君,多自以侵冤。”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杜林传》:“吹毛索疵,诋欺无限。” 西晋·陈寿《三国志·吴志·步骘传》:“伏闻诸典校擿扶细微,吹毛求瑕,重案深诬,辄欲陷人以成威福。”


连动 吹开皮上的毛,寻找里面的毛病。比喻故意挑剔毛病,硬寻差错。语本《韩非子·大体》:“不吹毛而求小疵,不洗垢而察难知。”张贤亮《小说中国》:“但如果我们放眼看看世界其他发展中国家,再~一番,也会发现还有不少国家的国民素质比我们‘贵国’更差……”△贬义。描写对人挑剔。 →求全责备 ↔隐恶扬善 通情达理。也作“吹毛求瑕”、“吹毛索瘢”、“吹毛索疵”、“吹毛索垢”、“披毛求疵”、“批毛求疵”、“披毛求瑕”。


解释疵:毛病。本指吹开毛,寻找里面的毛病。现多用来比喻刻意挑剔过失或缺点。

出处韩非子·大体》:“古之全大体者……不吹毛而求小疵,不洗垢而察难知。”

韩非子·大体》论述了办事应该着眼于大体,应当把握全局。文章说到,古代能保全大体的人,不以智巧干扰心境,不因私利拖累自身,把国家的治乱寄托在法律上,把是非的分辨寄托在赏罚上,把物体轻重的辨别寄托在秤具上。不违背天然的常理,不伤害人的真实感情,不吹开毛来挑剔里面的小毛病,不苛刻地考察难以知晓的隐秘。如果依照自然的规律,保全国家的法度,就会君子安乐太平而坏人停止作恶。淡泊少欲,安闲清静,顺应自然的法则,把握事物的大局,就能使人不去触犯法律,这样人们就没有像鱼儿失去水一样的灾祸,天下就很少有行不通的事情。

韩非是战国末期韩国人,思维敏捷,才学超人,他的文章经常被人们竟相传诵。有一次,他的《说难》《孤愤》被传到了秦国,秦王(即后来的秦始皇)看了后说:“哎呀!我要是能见到此人并和他来往交游,死而无憾!”秦国于是发兵攻韩,韩国赶紧把韩非交给了秦国。秦国丞相李斯是韩非的同学,他嫉妒韩非的才能,就屡次中伤韩非,韩非就被关进了监狱。李斯随后又派人给韩非送去毒药,逼他自杀了。后人把他的文章编集在一起,就成了《韩非子》一书。

近义求全责备

反义宽宏大量

例句

他总喜欢吹毛求疵,与别人对着干。


【词语吹毛求疵】  成语:吹毛求疵汉语词典:吹毛求疵

猜你喜欢

  • 螓首蛾眉

    《诗经.卫风.硕人》:“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螓:蝉的一种。螓首:额广而方。蛾眉:眉弯而细长。后因以“螓首蛾眉”形容女子貌美。明.孙仁孺《东郭记.钻穴隙》:“觑着你螓首蛾眉,兀不心迷意恍。”

  • 呜呼哀哉尚飨

    呜呼:文言叹词。尚飨( ㄒㄧㄤˇ xiǎng ):亦作“尚享”,意思是希望死者来享用祭品。飨通“享”。 啊,悲哀呀!请享用祭品吧! 旧时祭文常用作结束语。语出唐.韩愈《祭十二郎文》:“呜呼,言有

  • 栉风酾雨

    同“沐雨栉风”。清陈康祺《郎潜纪闻》卷一:“都与阿诸公,忠贞朴劲,屡摧狂寇,栉风酾雨,始终戎幕。”见“栉风沐雨”。酾,斟(酒)。【词语栉风酾雨】  成语:栉风酾雨汉语大词典:栉风酾雨

  • 玄禽巢幕

    源见“燕巢于幕”。形容处于险境。玄禽,指燕。北周庾信《拟连珠》:“盖闻穴蚁冲泉,未知远虑;玄禽巢幕,何能支久?”

  • 池塘闲梦草

    同“池塘草梦”。元 程文海《青玉案.寿赵定宇》词:“赢得池塘闲梦草,堂开二乐,客添一笑,长似梅花好。”

  • 问柳寻花

    本指游赏春天的秀丽景色。唐代杜甫《严中丞枉驾见过》诗:‘‘元戎小队出郊坰,问柳寻花到野亭。川合东西瞻使节,地分南北任流萍。”宋代陆游《初春出游戏作》诗:“绿窗百舌唤春眠,问柳寻花意已便。”后转而指放荡

  • 骊驹催

    源见“歌骊驹”。谓催其离开。宋文同《寄题密州苏学士快哉亭》诗:“主人自醒客亦醉,门外落日骊驹催。”

  • 鸿鹄志

    同“鸿鹄之志”。宋陆游《庵中杂书》诗:“辍耕垅上鸿鹄志,长啸山中鸾凤音。”【词语鸿鹄志】   汉语大词典:鸿鹄志

  • 有北

    指不生草木、不可居处的北方极寒之地。《诗.小雅.巷伯》:“取彼谮人,投畀豺虎,豺虎不食,投畀有北。”毛传:“投,弃也。北方寒冷而不毛。”谮人:谗害别人的人。畀( ㄅㄧˋ bì 闭):与。有:作语助

  • 黄琼望

    《后汉书.黄琼传》:“黄琼字世英,江夏安陆人。”“永建中,公卿多荐琼者……琼至,即拜议郎,稍迁尚书仆射。”“永兴元年,迁司徒,转太尉,梁冀前后所托辟召,一无所用……梁冀既诛,琼首居公位,举奏州郡素行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