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吾谁与归

吾谁与归

谁与归:即“与谁归”。归,归向,同道。 我和谁同道! 慨叹同道者的难得。语出《国语.晋语八》:“赵文子与叔向游于九原,曰:‘死者若可作也,吾谁与归?’”《礼记.檀弓下》引同。宋.徐铉《大唐故匡时启运功臣上柱国彭城威侯赠太尉刘公神道碑》:“贤侯逝矣,吾谁与归?”宋.范仲淹《岳阳楼记》:“噫!微斯人,吾谁与归!”宋.陆游《跋傅给事帖》:“今观傅给事与吕尚书遗帖,死者可,吾谁与归?”《国史旧闻》三分册引程本直《凝声记》:“夫(袁)崇焕十年边臣,屡经战守。舍崇焕,吾谁与归哉!”


【词语吾谁与归】  成语:吾谁与归汉语词典:吾谁与归

猜你喜欢

  • 青乌

    《艺文类聚》卷十一引晋葛洪《抱朴子.极言》:“〔黄帝〕相地理则书青乌之说。”《后汉书.王景传》:“乃参纪众家数术文书,冢宅禁忌,堪舆日相之属。”唐李贤注:“葬送造宅之法,若黄帝、青乌之书也。”青乌,古

  • 其何能淑

    淑:善。 那如何能办得好。 用反诘的语气表示不能把事办好。语出《诗.大雅.桑柔》:“其何能淑,载胥及溺。”清.何刚德《春明梦录》卷上:“谁知用违其才,其何能淑?”

  • 名娃金屋

    源见“西施”、“金屋藏娇”。指春秋时吴王为西施建造的馆娃宫。宋吴文英《八声甘州.陪庾幕诸公游灵岩》词:“幻苍厓云树,名娃金屋,残霸宫城。”

  • 纲举目张

    纲,网上的总绳。目,网上的眼子。全句原指提起网上的大绳,所有网眼都会张开。后泛指条理分明,或抓住主要环节,带动一切。商朝盘庚在位时期,迁都于殷。臣民都不安新居,盘庚便对他们加以训戒和开导。他指出,各级

  • 章台游

    同“章台走马”。北周庾信《周太子太保步陆逞神道碑》:“不学王阳平生铸金之术,未同张敞终日章台之游。”

  • 改步

    同“改玉改步”。晋郭璞《南郊赋》:“于是时维青阳,日在方旭,我后将受命灵坛,乃改步而鸣玉。”【词语改步】   汉语大词典:改步

  • 渔阳掺

    同“渔阳掺挝”。北周庾信《夜听捣衣》诗:“声烦《广陵散》,杵急《渔阳掺》。”唐李颀《听安万善吹觱篥歌》:“忽然更作《渔阳掺》,黄云萧条白日暗。”【词语渔阳掺】   汉语大词典:渔阳掺

  • 扇枕温衾

    同“扇席温枕”。《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三:“说到此处,就是卧冰哭竹,扇枕温衾,也难报答万一。”见“扇枕温被”。明·高濂《玉簪记·擢第》:“~,番做个倚门倚闾。”【词语扇枕温衾】  成语:扇枕温衾汉语大词

  • 长袖善舞

    比喻有了某种条件可以更好地办事。清林则徐《复奏曾颜条陈封关禁海事宜折》: “要知英夷平日广收厚积,本有长袖善舞之名,其分卖他夷以牟余利,乃该夷之惯技。” 参见:○长袖善舞 多钱善贾主谓 袖子长,容易舞

  • 海上三山

    同“三神山”。五代李中《贻庐山清溪观王尊师》诗:“鼎中龙虎功成后,海上三山去不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