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哭阴山

哭阴山

汉元帝对匈奴采用和亲政策,把后宫美女王昭君嫁给匈奴单于。单于很高兴,上书说:“我保证东起上谷(今河北怀来),西止敦煌(今属甘肃),这漫长的边境地区的长久安定。请撤回汉朝守边的将士,让天下人享有永久的太平。”郎中侯应熟悉边塞情况,他认为撤兵之议不可实行。因阴山地区是战略要地,不可轻易放弃。当年汉武帝出兵夺取了这重要地带,屯兵驻守,加强边防,才使北方边疆得以安全。而此地也是匈奴极其重视的苑囿,在他们失掉阴山地区后,路过此地时没有不伤心痛哭的。“哭阴山”原指匈奴失去了战略要地阴山地区而万分悲痛,后用作咏边塞战争及御敌获胜的典故。

【出典】:

汉书》卷94下《匈奴传下》3803页:“竟宁元年(前33年),单于复入朝,礼赐如初,加衣服锦帛絮,皆倍于黄龙(汉宣帝年号,前49年)时。单于自言愿婿汉氏以自亲。元帝以后宫良家子王嫱字昭君赐单于。单于欢喜,上书愿保塞上谷以西至敦煌,传之无穷,请罢边备塞吏卒,以休天子人民。天子令下有司议,议者皆以为便。郎中侯应习边事,以为不可许。上问状,应曰:‘周秦以来,匈奴暴桀,寇侵边境,汉兴,尤被其害。……至孝武世,出师征伐,斥夺此地,攘之于幕北。建塞徼,起亭隧,筑外城,设屯戍,以守之,然后边境得用少安。……边长老言匈奴失阴山之后,过之未尝不哭也。如罢备塞戍卒,示夷狄之大利,不可一也。’”

【例句】:

唐·李益《拂云堆》:“单于每近沙场猎,南望阴山哭始回。” 唐·武元衡《单于罢战却归题善阳馆》:“曾是五年莲府客,每闻胡虏哭阴山。”


猜你喜欢

  • 垂钓翁

    源见“渭滨垂钓”。指吕尚。唐李白《效古》诗之一:“早达胜晚遇,羞比垂钓翁。”【词语垂钓翁】   汉语大词典:垂钓翁

  • 无敌于天下

    原为孟子颂扬仁政之语,后则泛指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精神,孟子认为,尊重和使用士人,发展工商,减免赋税等五项是衡量一个国君是否实行“仁政”的五项标准。他说,如果能做到上述五点,那么,邻国的老百姓便会对那

  • 言笑不苟

    同“不苟言笑”。《二刻拍案惊奇》卷二:“妙观亦以师道自尊,妆模做样,尽自矜持,言笑不苟。”见“不苟言笑”。《二刻拍案惊奇》卷2:“妙观亦以师道自尊,妆模做样,尽自矜持,~。”【词语言笑不苟】  成语:

  • 郑乡

    同“郑公乡”。南朝 梁任昉《刘先生夫人墓志》:“芜没郑乡,寂寞杨冢。”唐温庭筠《感旧陈情五十韵献淮南李仆射》:“郑乡空健羡,陈榻未招延。”【词语郑乡】   汉语大词典:郑乡

  • 民以食为天

    《史记.郦生陆贾列传》:“王者以民人为天,而民人以食为天。”《汉书.郦食其传》:“王者以民为天,而民以食为天。”天,指赖以生存,必不可无的意思。百姓以粮食为生存的根本,后因以“民以食为天”形容民食的重

  • 天平地成

    《左传.僖公二十四年》:“《夏书》曰:‘地平天成’,称也。”杜预注:“《夏书》,逸书。地平其化,天成其施,上下相称为宜。”《孔子家语.五帝德》:“〔舜〕命二十臣,率尧旧职,躬己而已,天平地成,巡守四海

  • 胶序

    源见“胶庠”。又《礼记.王制》:“夏后氏养国老于东序,养庶老于西序。”郑玄注:“皆学名也。”因以“胶序”为学校的通称。南朝 齐王融《为竟陵王与隐士刘虬书》:“胶序肇修,经法敷广。”明袁宏道《寿存斋张公

  • 鸟耘

    传说鸟曾为夏禹耘草。《文选.左思.吴都赋》:“象耕鸟耘,此之自与。”李善注引《越绝书》曰:“舜葬苍梧,象为之耕;禹葬会稽,鸟为之耘。”【词语鸟耘】   汉语大词典:鸟耘

  • 鼎耳

    同“鼎雉”。宋苏轼《东坡志林》卷三:“野鸟无故数入宫,此正灾异。使魏徵在,必以高宗鼎耳之祥谏也。遂良不知此,舍鼎耳而取陈宝,非忠臣也。”【词语鼎耳】   汉语大词典:鼎耳

  • 贪泉独醒

    源见“酌贪泉”。谓饮贪泉之水而仍清醒如故。表示廉正。唐温庭筠《过孔北海墓二十韵》:“恶木人皆息,贪泉我独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