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三折肱”。元袁泰《再次寿道韵》之一:“医国恨无三折臂,功亏难累九层台。”
源见“鞭尸”。谓报仇雪恨。柳亚子《是日适为“三一八”纪念节感赋一首》:“掘墓鞭尸公论在,休将宽纵误慈悲。”【词语掘墓鞭尸】 成语:掘墓鞭尸汉语大词典:掘墓鞭尸
源见“吉光片羽”。传说中神马吉光的小片毛。喻指残存的少量珍品。《史通.古今正史》“十六国春秋”清浦起龙通释:“世徒以国史为正,然频书幸留片羽,孝标亦在唐前,讵不足当互证之资耶?”【词语片羽】 汉语
源见“东山再起”。称人获释复出。明李梦阳《在狱闻余师杨公诬逮获释踊跃成咏十韵》:“北固潜夫早,东山起谢迟。”
比喻微薄的俸禄。一釜为六斗四升。《庄子.寓言》:“彼视三釜、三千钟,如观雀蚊虻相过乎前也。”宋代黄庭坚《初望淮山》诗:“三釜古人千禄意,一年慈母望归心。”【词语三釜】 汉语大词典:三釜
同“抱玉泣血”。唐王维《能禅师碑》:“先师所明,有类献珠之愿;世人未识,犹多抱玉之悲。”
同“柳生左肘”。唐白居易《达理》诗之一:“或柳生肘间,或男变为女。”
同“班荆”。《后汉书.陈留老父传》:“桓帝世,党锢事起,守外黄令陈留张升去官归乡里,道逢友人,共班草而言。”宋周邦彦《夜飞鹊.别情》词:“但徘徊班草,欷歔酹酒,极望天西。”【词语班草】 汉语大词典
意有不平。《庄子.在宥》:“于是乎天下始乔诘卓鸷,而后有盗跖:曾、史之行。”卓鸷:行有不平。盗跖:战国初农民起义领袖,名跖,旧时冠以污蔑性的“盗”字。曾、史:曾参(孔子弟子)和史鱼(春秋时卫国大夫),
源见“旌阳”。借称修炼成仙之所。宋姜夔《鹧鸪天》词:“旌阳宅里疏疏磬,挂?枫前草草杯。”宋叶適《赠赵季清县丞》诗:“多生有奇姿,名已在仙籍;朝游风后馆,暮返旌阳宅。”【词语旌阳宅】 汉语大词典: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