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四夷

四夷

古指四方边境以外的邻国:东夷、西戎、南蛮、北狄。《尚书.大禹谟》:“无怠无荒,四夷来王。”意为勤于政事,不使荒废,四方的邻国便会臣服。这是对当时少数民族蔑视的说法。


【词语四夷】   汉语词典:四夷

猜你喜欢

  • 七札贯

    源见“七札俱穿”。形容疾速快捷。宋黄庭坚《再和寄子瞻闻得湖州》:“春波下数舟,快若七札贯。”

  • 千金答漂母

    源见“一饭千金”。谓受恩重报。唐李白《赠新平少年》诗:“千金答漂母,万古共嗟称。”

  • 言岂一端而已

    一端:一面。 说话岂可只说一面。 表示看问题要全面。语出《礼记.祭义》:“夫言岂一端而已。”宋.李觏《原文》:“古人之言,岂一端而已矣?夫子于管仲,三归具官,则小之;合诸侯,正天下,则仁之:不以过

  • 姬旦制礼乐

    《礼记.明堂位》:“武王崩,成王幼弱,周公践天子之位,以治天下。六年,朝诸侯于明堂,制礼作乐,颁度量,而天下大服。”周朝姬旦,周文王子,封于鲁。他代成王摄政多年,据说周朝礼乐制度都是他制订的。后遂用为

  • 吟猿

    源见“虚引怯猿”、形容高超的射箭技艺。北周庾信《周大将军崔说神道碑》:“至于拉虎捭熊,摧斑碎掌,忘归繁弱,落雁吟猿,故得气盖关中,威申河外。”

  • 箕山之节

    箕(jī基)山:山名,在今河南登封县东南。相传尧时隐士许由、巢父曾隐居在箕山。后遂以“箕山”为退隐山林的典故。“箕山之节”指隐居不仕的节操,亦称为“箕山之操”、“箕山之志”。西汉人薛方曾任郡掾祭酒。在

  • 珠辞掌上

    源见“掌上明珠”。谓儿女离别疼爱自己的父母。多指女儿出嫁。唐沈佺期《送金城公主适西蕃应制》诗:“玉就歌中怨,珠辞掌上恩。”

  • 华表歌

    源见“辽东鹤”。指丁令威化鹤返乡、感叹人事变迁之歌。明高启《丁令威宅》诗:“千年宅废但遗井,何处更闻华表歌?”

  • 半闲堂

    《宋史.贾似道传》:“贾似道,字师宪。南宋理宗、度宗时权相,曾赐第西湖葛岭,筑半闲堂、多宝阁,聚敛珍宝器物,在半闲堂与姬妾、狎客斗蟋蟀取乐。……”南宋末年,贾似道以姊为贵妃,累官左丞相,兼枢密使。他专

  • 溺途

    道家以为人是溺于情欲的,故称世途为“溺途”。吴筠《神仙可学论》:“拔陷区,出溺途,碎祸车,登福舆,始可与涉神仙之流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