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国之大事,在祀与戎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

古时认为国家的大事在于祭祀和战争。语出《左传.成公十三年》:“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祀有执膰,戎有受脤,神之大节也。”《汉书.五行志中》引同。《旧唐书.马周传》:“臣又闻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孔子亦云:‘吾不预祭如不祭’,是圣人之重祭祀也如此。”唐.李邕《又驳韦巨源谥议》:“国之大事,在祀与戎。酌于礼经,陈于郊祭。将以对越天地,光扬祖宗。”


猜你喜欢

  • 垂钓磻溪

    源见“渭滨垂钓”。称贤者隐居以待时而起。元关汉卿《单刀会》二折:“我又不曾垂钓在磻溪岸口,大夫也,我可也无福吃你那堂食玉酒,我则待溪山学许由。”

  • 梨云幽梦

    同“梨花梦”。明郑若庸《玉玦记.接望》:“箫引凤,镜羞鸾,梨云幽梦寒。”

  • 螳螂向蝉

    《后汉书.蔡邕传》:“初,邕在陈留也,其邻人有以酒食召邕者,比往而酒以(通已)酣焉。客有弹琴于屏,邕至门试潜听之,曰:‘憘(叹声)!以乐召我而有杀心,何也?’遂反(同返)。将命者告主人曰:‘蔡君向(刚

  • 落月屋梁

    唐杜甫《梦李白》诗之二:“魂来枫林青,魂返关塞黑。落月满屋梁,犹疑照颜色。”后因以“落月屋梁”为表示对朋友深切怀念之典。清黄宗羲《寄周子佩》诗:“落月屋梁长入梦,未知何日遂征帆。”其他 唐·杜甫《梦李

  • 劫烧之灰

    同“昆明灰”。《北齐书.樊逊传》:“昆地池黑,以为劫烧之灰;春秋夜明,谓是降神之日。”

  • 野啸天风

    源见“苏门长啸”。形容啸声如空谷风生,不同凡响。宋张炎《木兰花慢.用前韵呈王信父》词:“何如种瓜种秫,带一锄归去隐东陵。野啸天风两耳,翠微深处孙登。”

  • 乐此不倦

    同“乐此不疲”。鲁迅《花边文学.安贫乐道法》:“一种是教人对于职业要发生兴趣,一有兴趣,就无论什么事,都乐此不倦了。”见“乐此不疲”。鲁迅《花边文学·安贫乐道法》:“新法子一种是教人对于职业要发生兴趣

  • 去天尺五

    清.王谟辑本韦氏《三秦记》:“城南韦杜,去天尺五。”我国唐代,韦、杜两大家族世代为望族,势力颇大。当时韦氏所居名韦曲,杜氏所居名杜曲,都在长安城南。所以当时有歌谣曰:“城南韦杜,去天尺五。”后因以“去

  • 黄羊祀灶

    汉代阴识家先世曾以黄羊祭祀灶神而发财致富,其后子孙繁昌。《后汉书.阴识传》:“初,阴氏世奉管仲之祀,谓为‘相君’。宣帝时,阴子方者,至孝有仁恩,腊日晨炊而灶神形见,子方再拜受庆。家有黄羊,因以祀之。自

  • 买金偿

    《史记.万石张叔列传》附“直不疑传”:“塞侯直不疑者,南阳人也。为郎,事文帝。其同舍有告归,误持同舍郎金去,已而金主觉,妄意不疑,不疑谢有之,买金偿。而告归者来而归金,而前郎亡金者大惭,以此称为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