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圯下拾履

圯下拾履

史记.留侯世家》:“良尝闲从容步游下邳圯(音yí,桥)上,有一老父,衣褐(意hè,粗布短衣),至良所,直堕其履圯下,顾谓良曰:‘孺子,下取履!’良鄂(同愕)然,欲殴之。为其老,强忍,下取履。父曰:‘履我!’良业为取履,因长跪履之。父以足受,笑而去。良殊大惊,随目之。父去里所,复还,曰:‘孺子可教矣。后五日平明,与我会此。’……五日,良夜未半往。有顷,父亦来,喜曰:‘当如是。’出一编书,曰:‘读此则为王者师矣。后十年兴。十三年孺子见我济北,谷城山下黄石即我矣。’……”

黄石公是战国时的一位遗老,他看到张良有为韩复仇的雄心,经过“圯下拾履”的“考验”,又经过一连五日约会,把一部《太公兵法》给张良,勉励他为推翻秦朝统治自强不息。此事又见《汉书.张良传》。

后以此用为教人以成大事的典故,在诗文中有时借直接咏史以寄托某种情怀。

唐.刘禹锡《游桃园一百韵》诗:“黄公履堪堕,洪崖肩可拍。”

南宋.辛弃疾《木兰花慢——席上送张仲固帅兴元》词:“一编书是帝王师,小试去征西。”

清.赵执信《阳武怀古》:“席门高车集,圮桥敝履坠。”


猜你喜欢

  • 人强胜天

    天:泛指自然界。 人力强可以战胜大自然。语出《逸周书.文传》:“兵强胜人,人强胜天。”《亢仓子.政道》:“水旱由天,理乱由人。若人事和理,虽有水旱,无能为害,尧汤是也。故周之秩官云:‘人强胜天。’”

  • 山阴道上,应接不暇

    南朝 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王子敬云:‘从山阴道上行,山川自相映发,使人应接不暇。’”后因以“山阴道上,应接不暇”形容景物绚丽多彩,令人目不暇接。瞿秋白《饿乡纪程》:“生活也好似行程,青山绿水

  • 天倚杵

    参见:倚杵之期

  • 恋楚

    源见“南冠楚囚”。借指眷恋故土。唐白居易《东南行一百韵寄通州元九侍御》:“钟仪徒恋楚,张瀚浪思吴。”

  • 诗肩瘦

    源见“郊寒岛瘦”。谓作诗苦吟。《红楼梦》五十回:“槎丫谁惜诗肩瘦,衣上犹沾佛院苔。”【词语诗肩瘦】   汉语大词典:诗肩瘦

  • 左衽

    衽:衣衿。左衽:前襟向左开,是古时边远地区少数民族的打扮。《尚书.毕命》:“四夷左衽。”《论语.宪问》:“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意思是没有管仲,中国早已被夷狄统治了。又作“左袵”。【词语左衽】  

  • 千古知己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江水》(卷三四):西陵峡“其叠崿秀峰,奇构异形,固难以辞叙。林木萧森,离离蔚蔚,乃在云气之表。仰瞩俯映,弥习弥佳。留连信宿,不觉忘返。目所履历,未尝有也。既自欣得此奇观,山水有灵

  • 嵇生驾

    同“嵇吕命驾”。唐崔兴宗《酬王摩诘过林亭》诗:“今朝忽枉嵇生驾,倒屣开门遥解颜。”

  • 塞上翁

    同“塞翁”。唐高適《金城北楼》诗:“垂竿已谢磻溪老,休道犹思塞上翁。”【词语塞上翁】   汉语大词典:塞上翁

  • 口耳讲说

    见“口耳之学”。徐爱《传习录》:“岂徒悬空~,而遂可以谓之学孝乎?”【词语口耳讲说】  成语:口耳讲说汉语大词典:口耳讲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