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见“蝇随骥尾”、“攀龙附凤”。比喻追随于有名望地位的人,以使自己成名。宋惠洪《代夏均甫宴人致语》诗:“青天白日心常在,附骥攀龙志未摧。”
源见“方皋相马”。借指善于辨别真才的有识之士。宋陈与义《和张矩臣水墨梅五绝》之四:“意足不求颜色似,前身相马九方皋。”【典源】《列子·说符》:“秦穆公谓伯乐曰:‘子之处长矣,子姓有可使求马者乎?’伯乐
《史记.封禅书》:“闻昔泰帝兴神鼎一,一者壹统,天地万物所系终也。”又汉 焦赣《易林.渐之临》:“禹作神鼎,伯益衔指。斧斤既折,撞立独倚。”又宋罗泌《路史.后纪一.太昊》:“〔太昊〕爰兴神鼎,制郊禅。
《诗经.小雅.小弁》:“维桑与梓,必恭敬止。”汉.毛氏传:“父之所树,已尚不敢不恭敬。”《诗经.小雅.小弁》中有“维桑与梓”,是说先人在宅边多种桑与梓,后人应该恭敬扶植。后遂用为指代乡里。唐.崔善为《
源见“李郭同舟”。美称名人雅士所乘之舟。唐许浑《将为南行陪尚书崔公宴海榴堂》诗:“宾馆尽开徐穉榻,客帆空恋李膺舟。”【词语李膺舟】 汉语大词典:李膺舟
毡(zhān沾),用兽毛砑成的片状物,可以防寒的用品。也作“坐客无毡”、“客无毡”、“割半毡”、“半毡”、“割毡”等,据江革的故事概括而来。江革,字休映,南朝梁考城(今河南兰考县东北)人。梁时任御史中
《战国策.秦策》:“司马错论伐蜀:‘臣闻争名者于朝,争利者于市,今三川、周室,天下之市朝也,而王不争焉,顾争于戎狄,去王业远矣。”是指在官府中争夺名誉地位,在市场上争夺钱财。后因以“争名于朝争利于市”
源见“斗酒只鸡”。谓祭悼亡友。清毛奇龄《舟过渔林关望沈功宗墓》诗:“深怜子敬琴亡后,恐负桥玄车过时。”
同“凤凰池”。唐韦元旦《奉和九日幸临渭亭登高应制得月字》:“丝言丹凤池,旆转苍龙阙。”
如鸟兽一般地生活,形容人没有志向。《文选.曹植.求自试表》:“禽息鸟视,终于白首。比徒圈牢之养物,非臣之所志也。”吕向注:“禽息,谓如鸟兽之视息,但求食、畏人而已,无余志。……言受爵禄,无益于时,亦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