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坐怀不乱

坐怀不乱

荀子.大略》:“柳下惠(一说柳下惠即春秋时鲁国人展禽,字季,居住柳下,谥曰惠)与后门者(据清.段玉裁《毛诗故训传》说,后门即《诗经》毛传说的不逮门,即不及门,找不到投奔之处,无处住宿的意思)同衣(用自己的衣服把受寒冷的女子裹在怀中)而不见疑(没有人怀疑他有淫乱的行为。这是因为柳下惠其人品行端正,早已闻名的缘故),非一日之闻也。”

诗经.小雅.巷伯》“哆兮侈兮,成是南箕”毛亨《传》:“妇人曰:‘子何不若柳下惠然,妪(《礼记》注曰“以体曰妪”,按妪即是坐之于怀的意思)不逮门之女,国人不称其乱。”(引自《毛诗正义》第九册)

元.陶宗仪《辍耕录》卷四“不乱附妾”:“柳下惠夜宿郭门,有女子来同宿,恐其冻死,坐之于怀,至晓不为乱。”

春秋时,鲁国大夫柳下惠为人品格高尚,有一次他救了一个被冻僵的女子,把她抱在怀中,用自己的体温使她复苏。人们知道后却并不怀疑他非礼。后常用“坐怀不乱”借以称道人品行端正,男女相处而不发生淫乱行为。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三十八回:“唐敖道:‘据这光景,舅兄竟是柳下惠坐怀不乱了。’”

《警世通言》卷二十一:“今日方见恩人心事,赛过柳下惠、鲁男子。”

《醒世恒言》卷七:“大尹呵呵大笑道:‘自古以来,只有一个柳下惠坐怀不乱。……’”


述补 形容男子作风正派,与女子同处而不迷乱。语本《荀子·大略》载:“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夜宿城门,遇一女子,担心她受冻,用自己的衣服把她裹在怀里,却没有淫乱行为。”梁晓声《一个红卫兵的自白》:“与我对她所产生的那些念头相比,我对她的举动简直是拘谨到了‘ ~ ’的地步!”△褒义。多用于描写人品、行为方面。


坐怀不乱”形容男子在两性关系方面作风正派,而无淫乱之举。

为什么是 “坐怀”不乱呢?

荀子·大略》里说: “柳下惠与后门者同衣而不见疑。”这句话说的是什么事情呢?

柳下惠,春秋时鲁国的大夫,名叫展禽,食邑在柳下,死后谥号为惠,故后人尊称为柳下惠。他深懂并严格遵守当时的礼节,人们都知晓他是位大贤人。有次外出,未赶回家,便 “夜宿城门”。当地,有一女子寻宿,他怕那女子冻死,便解开衣裳把那女子裹在怀里。人们见了,没有哪个怀疑他行为不轨,有淫乱行为。所以荀子说: “同衣而不见疑。”因女子在他怀里,所以说是 “坐怀不乱”( 裹而坐眠) 。

此事当然是古代传说,然柳下惠的人品却是令人敬佩的。事见元·陶宗仪 《辍耕录》。


【词语坐怀不乱】  成语:坐怀不乱汉语词典:坐怀不乱

猜你喜欢

  • 绝妙辞

    同“绝妙好辞”。清黄景仁《赠杨荔裳》诗之四:“元瑜笔札仲宣诗,众手传观绝妙辞。”

  • 青藜照阁

    《三辅黄图.阁》:“刘向于成帝之末,校书天禄阁,专精覃思。夜有老人,著黄衣,植青藜杖,叩阁而进。见向暗中独坐诵书,老父乃吹杖端,烟然,因以见向,授《五行洪范》之文。恐词说繁广忘之,乃裂裳及绅以记其言。

  • 绕朝鞭策

    源见“绕朝策”。借指惜别所赠之物。清 杨潮观《贺兰山谪仙赠带》:“须忆得系腰间,还是那天宝君王带,这便算绕朝鞭策。”

  • 赠鞭

    源见“绕朝策”。临别赠鞭,表示策马快行。元关汉卿《四春园》三折:“俺这里船临汴水休举棹,马到夷门懒赠鞭。”【词语赠鞭】   汉语大词典:赠鞭

  • 一斗之才

    源见“八斗才”。比喻才能平庸一般。清蒲松龄《八月为李大厅复孙俊服启》:“生无一斗之才,慵开书卷;坐受五穷之累,羞掷莺花。”

  • 大家东征

    《后汉书.列女传.曹大家传》:“扶风曹世叔妻者,同郡班彪之女也,名昭,字惠班,一名姬……帝数召入宫,令皇后诸贵人师事焉,号曰大家(音gū,同姑)。”《文选》卷九汉.曹大家《东征赋》:“惟永初之有七兮,

  • 不忘簪屦

    源见“刈蓍遗簪”、“坠屦”。谓不忘故旧之情。唐温庭筠《上萧舍人启》:“所冀陶钧之日,不忘簪屦馀。”

  • 康伯

    同“韩康”。唐李贺《感讽五首》之四:“君平久不反,康伯遁国路。”【词语康伯】   汉语大词典:康伯

  • 据鞍马援

    源见“马援据鞍”。借指老当益壮、思建功业的老将。宋陆游《亲旧见过多见贺长健戏作此篇》诗:“据鞍马援虽堪笑,强饭廉颇亦未非。”

  • 暗箭明枪

    比喻各种公开的攻击和暗地里的中伤。《群音类选.清腔类.玉交枝》:“忽心痴撞入他迷魂阵图里,暗箭明枪难躲避。”见“明枪容易躲,暗箭最难防”。《群音类选〈清腔类·玉交枝〉》:“忽心痴撞入他迷魂图里,~难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