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增灶

增灶

后汉书.虞诩传》载:汉安帝(刘祜)永初四年(公元一一〇年),羌人反汉,攻破并、梁二州,大将军邓骘以军费不足为借口,打算放弃梁州,准备收缩防区,于是召集公卿大臣商议,遭到虞诩的反对。虞诩力主抗敌,邓骘兄弟因此心怀不满,想伺机中伤虞诩。

“后羌寇武都,邓太后以诩有将帅之略,迁武都太守,引见嘉德殿,厚加赏赐。羌乃率众数千,遮诩于陈仓、崤谷,诩即停军不进,而宣言上书请兵,须到当发。羌闻之,乃分钞傍县,诩因其兵散,日夜进道,兼行百馀里。令吏士各作两灶,日增倍之,羌不敢逼。或问曰:‘孙膑减灶(见本书j部‘减灶’),而君增之。兵法日行不过三十里,以戒不虞(不虞,意料不到的事),而今日且二百里。何也?’诩曰:‘虏众多,吾兵少。徐行则易为所及,速进则彼所不测。虏见吾灶日增,必谓郡兵来迎。众多行速,必惮追我。孙膑见弱(见,音xiàn,显现,显示;见弱,故意显示出弱,以麻痹迷惑敌人),吾今示强,势有不同故也。”

虞诩不机械死搬兵法教条,而是根据战争中敌我双方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战略战术,他先用疑兵计,假造军情,诳说有援,使敌人不敢穷追,并分散了敌之兵力,使进攻旁县;又用增灶示强的办法,从而摆脱追兵,跳出了重围。

“增灶”是古代军事上以“示强”假象迷惑敌人的战术,与孙膑的“减灶”适成对照,后称为“增灶之计”。

大年《东征口号》(三):“吕梁料敌晨增灶,汾水迎人夜渡关。”(1978年第九期《诗刊》)


猜你喜欢

  • 以火救火

    用火来救火灾。比喻不仅不能制止,反而更助长其威势。《庄子.人间世》:“是以火救火,以水救水,名之曰益多。”偏正 用火来救火灾,不仅不能制止,反更助长其势。比喻方法不当,事与愿违。语出《庄子·人世间》:

  • 活剥生吞

    同“生吞活剥”。清王士禛《五代诗话.江为》:“‘竹影横斜水清浅,桂香浮动月黄昏’,非江为诗乎?林君复(林和靖)易‘疏’、‘暗’二字,竟成千古名句。所云一字之师,与活剥生吞者有别也。”并列 喻痕迹明显地

  • 星车

    同“星使”。清赵执信《赠李生》诗:“待我乘星车,请子理烟棹。”【词语星车】   汉语大词典:星车

  • 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多认识一些鸟兽草木的名字。 表示拓宽知识领域。语出《论语.阳货》:“子曰:‘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晋.郭璞《尔雅序》:“若乃可以博物不惑,多识

  • 攀车

    源见“攀辕卧辙”。借指挽留眷恋离职良吏。唐卢纶《送崔邠拾遗》诗:“今日攀车复何者,辕门垂白一愚夫。”

  • 得意忘形

    形:形态,高兴得失去常态。后也用来讥讽过分得意的狂妄之徒。典出晋人阮籍事迹。阮籍(210-263年),字嗣宗,陈留尉氏(今河南开封)人。魏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曾为步兵校尉,故世称之为“阮步兵”

  • 楚钳

    同“楚人钳”。宋陆游《六月二十五日晚出郊》诗:“今晨偶出得一快,欣然意若脱楚钳。”【词语楚钳】   汉语大词典:楚钳

  • 天女

    同“天孙”。唐鲍溶《霓裳羽衣歌》:“人言天女机上亲手迹,有时怨别无所惜。”【词语天女】   汉语大词典:天女

  • 观名计利

    《庄子.盗跖》:“子张问于满苟得曰:‘盍不为行?无行则不信,不信则不任,不任则不利。故观之名,计之利,而义真是也’。”孔子的学生子张,向一个苟且贪得(满苟得)的虚构人物提出质问说:为何不行仁义呢?不行

  • 未成一篑

    同“功亏一篑”。元方回《勉斋箴》:“井九仞而不及泉兮,山未成一篑而止。”述补 之所以没有堆成,是因为还差一篑土。比喻功败垂成。语出《论语·子罕》:“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元·方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