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大器晚成

大器晚成

本指制造贵重的器物需时较久,后则泛指有大才能的人成功的时间比较晚。老子在论述他的辩证法思想时说,最大的方形,却没有棱角;贵重的器物总是最后制成;最大的声音,听不到;最大的形象,看来反而无形。

【出典】:

《老子》41章:“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例句】:

东汉·王充《论衡·状留》:“大器晚成,宝货难售也。” 西晋·陈寿《三国志·魏志·崔琰传》:“琰从弟林,少无名望,虽姻族犹多轻之,而琰常曰:‘此所谓大器晚成者也。’”


【词语大器晚成】  成语:大器晚成汉语词典:大器晚成

亦作“大才晚成”,本指大材须积久始能成器。后多用以指人的成就较晚。马援(公元前14-公元48年)字文渊,右扶风茂陵(今陕西兴平东北)人。东汉初名将,后封伏波将军。年12失去父母,他的几个哥哥将他抚育成人。开始时向人学习《诗经》,但不满意当时的章句文学。又因家计艰难,而想改行到边境上经营畜牧业。他的大哥马况看出他胸有大志,便对他说:您是一个干大事业的人,应当放长一些时间成材。优秀的工匠不会将未制成的毛坯出示于人,我看还是按您的想法去做吧!后来马援经过多年磨炼,终于成为一个优秀的政治家和军事家。

【出典】:

后汉书》卷24第828页《马援传》:“援年十二而孤,少有大志,诸兄奇之。尝受《齐诗》,意不能守章句,乃辞况,欲就边郡田牧。况曰:‘汝大才,当晚成。良工不示人以朴,且从所好。’”

【例句】:

三国志·魏书》《崔琰传》:“琰从弟林,少无名望,虽姻族犹多轻之,而琰常曰:‘此所谓大器晚成者也,终必远至。’”


主谓 原指大材需要很长时间才能成器。后用以比喻有大才的人成就事业较晚。语出《老子》41章:“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向斯《宫》卷5:“同平章事(宰相)张柬之,是位~的栋梁之臣。”△褒义。用于描写成才之路。→精金百炼 后生可畏←→秀而不实 老大无成 苗而不秀


【词语大器晚成】  成语:大器晚成汉语词典:大器晚成

猜你喜欢

  • 牛衣中夜

    同“牛衣夜哭”。清蒋敦复《声声慢.自题纸阁双声图》词:“莫更牛衣中夜,笑十年英梦,都付悠悠。”

  • 七出

    古代为维护夫权制而定出的休弃妻子的七种理由。《仪礼.丧服》:“出妻之子为母(为母服一年的丧服)。”贾公彦疏:“七出者:无子,一也,淫泆,二也;不事舅姑,三也;口舌,四也;盗窃,五也;妒忌,六也;恶疾,

  • 覆水不收

    同“覆水难收”。晋潘岳《伤弱子辞》:“叶落永离,覆水不收。赤子何辜,罪我之由?”见“覆水难收”。《后汉书·何进传》:“国家之事,亦何容易,~,宜深思之。”【词语覆水不收】  成语:覆水不收汉语大词典:

  • 即鹿无虞

    《周易.屯》:“即鹿无虞,惟入林中;君子几,不如舍,往吝。”孔颖达疏:“即,就也。虞,谓虞官。如人之田猎,欲从就于鹿,当有虞官助己,商度形势,乃始得鹿;若无虞官,即虚入林木之中。”“屯”是《易经》六十

  • 亡马

    源见“塞翁失马”。称因祸得福,祸福相生。宋王禹偁《对雪感怀呈翟使君冯中允同年》词:“祸福如亡马,机关喻狎鸥。”【词语亡马】   汉语大词典:亡马

  • 池塘佳梦

    同“池塘草梦”。清查慎行《珍珠帘.早春寄弟》词:“咫尺家山不隔,喜池塘佳梦,来依今夕。”

  • 嗜枣

    源见“羊枣昌歜”。指特殊的嗜好。清方文《送姚若侯计偕》诗之一:“握椒吾最赏,嗜枣尔何奇。”【词语嗜枣】   汉语大词典:嗜枣

  • 服盐车

    同“骥伏盐车”。唐殷尧藩《暮春述怀》诗:“此时若遇孙阳顾,肯服盐车不受鞭。”

  • 殷有三仁

    指殷代的三个贤人:微子,箕子和比干。《论语.微子》:“微子去之,箕子为之奴,比千谏而死。孔子曰:‘殷有三仁焉。’”微子:名启,殷纣王的哥哥,谏纣王不听而去。箕子:名胥余,殷纣王的叔父,因谏殷纣王,被贬

  • 五采裳

    同“五彩衣”。唐权德舆《杂言同用离骚体送张评事襄阳觐省》:“君之去兮不可留,五采裳兮木兰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