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大法小廉

大法小廉

又作“小廉大法”。法:执法守法。廉:廉洁奉公。要守法廉洁,大臣尽忠,小臣尽职。清圣祖(1654-1722年),名玄烨,是清世祖第三子。顺治十八年(1661年),玄烨即帝位,改次年年号为康熙。康熙十八年(1679年)七月,他召集群臣说:现在尽力寻求导致灾害的缘由,难道不是统治民众的一些官员苛刻索取以讨好于上级吗?大臣们争权夺利、排除异己、结党营私而引用私人吗?领兵武官焚烧抢掠而不禁止吗?免除租税和免除劳役而没有落实吗?审问刑事的官员听取诉讼打官司或者有冤枉普通民众吗?王公大臣们没有约束他的手下人等以致侵害百姓吗?只要有一件是这样,都可以导致灾难。唯有守法廉洁,大臣尽忠、小臣尽职,执政公平而诉讼打官司得到理顺,或许可以上望合意于苍天,消除灾害和罪过。此典又作“小廉大法”。

【出典】:

清史稿》卷6《圣祖本纪一》200、201页:“勤求致灾之由。岂牧民(统治民众)之官苛取以行媚欤?大臣或朋党(为争权夺利、排除异己而结合起来的集团)比周(结党营私)引用私人欤?领兵官焚掠勿禁欤?蠲(juān捐,免除)租给复(免除劳役)不以实欤?问刑官听讼或枉平民欤?王公大臣未能束其下致侵小民欤?有一于此,皆足致灾。惟在大法而小廉,政平而讼理,庶几仰格(合格)穹苍,弭消沴(lì丽,灾害)戾(lì利,罪过)。”

【例句】: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33回:“凡是国家利弊所在,彼此痛痒相关,大臣有个闻见,便训诫属官;末吏有个知识,便规谏上宪,一堂和气,大法小廉。” 清·陈康祺《燕下乡脞录》:“天下之大,百官之众,小廉大法,岂繁(yī医,是)无人。”


并列 旧时指大臣尽忠,小臣尽职。语本《礼记·礼运》:“大臣法,小臣廉,官职相序,君臣相正,国之肥也。”《儿女英雄传》33回:“大臣有个闻见,便训诫属官;末吏有个知识,便规谏上宪。一堂和气,~。”△褒义。多用于廉政方面。也作“小法大廉”、“小廉大法”。


【词语大法小廉】  成语:大法小廉汉语词典:大法小廉

猜你喜欢

  • 剪发延宾

    同“剪发待宾”。明 吾丘瑞《运甓记.家门始末》:“湛夫人剪发延宾,范孝廉荐贤为国。”

  • 百发百中

    原指射箭技艺高超,每一次都能命中目标。后泛指料事有充分把握。公元前281年,秦国名将白起率兵攻魏。苏秦的弟弟苏厉对西周君说,打败韩魏之师,杀死魏将犀武,攻取赵国蔺、离石和祁三县之地,都是白起干的。现在

  • 子虚无是

    同“子虚乌有”。清董元恺《喜迁莺.钱燕谷移居》词:“移向苍梧廉石,历落嵚?可喜。相对处,只倪迂 米癖,子虚无是。”

  • 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此之谓三不朽

    太上:最上,最高。 最高是树立德行,其次是树立功业,再次是树立言论,这就叫做“三不朽”。 表示古人极端重视立德、立功和立言。语出《左传.襄公二十四年》:“豹闻之:‘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

  • 陇水

    同“陇头水”。唐翁绶《陇头吟》:“陇水潺潺陇树黄,征人陇上尽思乡。”唐王建《陇头水》诗:“陇水何年陇头别,不在山中亦呜咽。征人塞耳马不行,未到陇头闻水声。”【词语陇水】   汉语大词典:陇水

  • 鹏抟九天

    同“鹏抟万里”。唐李白《独漉篇》:“为君一击,鹏抟九天。”【词语鹏抟九天】  成语:鹏抟九天汉语大词典:鹏抟九天

  • 子卯不乐

    古代国君认为子日、卯日是不祥的日子,在这两天不奏音乐,作为对自己的警戒。事见《左传.昭公九年》晋膳宰屠蒯的话“辰在子卯,谓之疾日,君彻宴乐,学人舍业”。注:“疾,恶也”,即恶日。亦见《礼记.檀弓下》:

  • 杼柚之空

    同“杼柚其空”。清薛福成《请豁除旧禁招徕华民疏》:“及今而不为之计,必至忧杼柚之空。”见“杼柚其空”。【词语杼柚之空】  成语:杼柚之空汉语大词典:杼柚之空

  • 千金之子,不死于市

    千金之子:指富家子弟。市:大众会集之处,古代执行死刑,多在闹市。 古代富家子弟即使犯了死罪,也可免于集市服刑。语出《史记.货殖列传》:“谚曰:‘千金之子,不死于市’,此非空言也。”同书《越王勾践世家

  • 梁尘扑簇

    同“梁尘飞”。《醒世恒言.佛印师四调琴娘》:“奇哉!韩娥之吟,秦青之词,虽不遏住行云,也解梁尘扑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