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大相径庭

大相径庭

原作“大有径庭”,径,山间小路;庭,庭院或堂外空地。大相径庭,原说山间小路和庭院毫无关系,后则泛指相比较的两种事物之间相去悬远,毫不相干。肩吾对连叔说,我听楚国狂士接舆说话,感到大而无当,荒诞无据,离奇的象天上的银河一样不着边际,与人之常情相去悬远。

【出典】:

庄子·逍遥游》:“肩吾问于连叔曰:‘吾闻言于接舆,大而无当,往而不返。吾惊怖其言犹河汉而无极也,大有径庭,不近人情焉。’”

【例句】:

鲁迅《集外集·田园思想》:“虽然结果一样,其‘因’却大相径庭。”


偏正 两者差别很大,距离很远或彼此矛盾。语本《庄子·逍遥游》:“吾惊怖其言,犹河汉而无极也,大有径庭,不近人情焉。”邓贤《中国知青梦》9章:“因为他们每个人都有远大理想,都有各自绝不雷同的思想和动机,生活和命运也~,难道郝大江的荣誉和地位能够分成若干份与他们共同分享么?”△用于描写差别大。→截然不同 迥乎不同 天差地远 判若天壤 天壤之别 ↔相去无几 大同小异 不相上下。也作“大有径庭”。


差异甚大、相距甚远谓之 “大相径庭”。亦即彼此过分悬殊之意。

为什么以 “径庭”言之? 此语当以 “径”、 “庭”之异比喻而成。

《说文·彳 ( chì) 部》: “径,步道也。”段注: “此云步道,谓人及牛马步行而不容车也。”即谓小路,如 “曲径”、“山径”。

《说文·广 ( yǎn) 部》: “庭,宫中也。”段注: “下文曰中庭,则此当曰中宫,俗倒之耳。……宫者,室也。室之中曰庭。”谓厅堂。

庄子·逍遥游》: “吾惊怖其言,犹河汉而无极也。大有径庭,不近人情焉。”清·王先谦 《庄子集解》引宣颖云: “径,门外路;庭,堂外地。”谓院子。

门外小路与厅堂或院子,彼此殊异,相距甚远,因而过分悬殊谓之 “大相径庭”。

“大”,言其程度之深、广; “相”,谓相互、彼此。

大相径庭”亦作 “大相迳庭”、 “大相径廷”。 “迳”为 “径”之异体,“廷”与 “庭”通。


【词语大相径庭】  成语:大相径庭汉语词典:大相径庭

猜你喜欢

  • 多钱善贾

    资金雄厚,则经营也易于发达。比喻有了一定的依靠或基础,事情才容易办成功。《韩非子.五蠹》:“长袖善舞,多钱善贾。’长袖善舞:袖子长了,舞蹈更见美好。贾( ㄍㄨˇ gǔ 古):做买卖。一作“多财善贾

  • 人琴恸

    同“人琴俱亡”。夏仁虎《新水令.戊子首夏七十五岁生日感怀》套曲:“匆匆,有多少人琴恸?疏慵,更谁联听雨踪?”

  • 膝行

    用膝盖行走;跪着前进。表示十分敬畏。《庄子.在宥》:“广成子南首而卧,黄帝顺下风膝行而进。”《史记.项羽本纪》:“于是已破秦军,项羽召见诸侯将,入辕门,无不膝行而前,莫敢仰视。”【词语膝行】   汉语

  • 康成文婢

    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郑玄家奴婢皆读书(玄,字康,东汉时经学大师,曾作《诗经》笺注)。尝使一婢,不称旨,将挞之。方自陈说,玄怒,使人曳箸泥中(曳,拖拽)。须臾复有一婢来,问曰:‘胡为乎泥中(

  • 歌康哉

    源见“康哉”。谓歌颂太平。唐韩愈《感春》诗之一:“如今到死得闲处,还有诗赋歌康哉。”

  • 跨虎人

    源见“文箫”。借指情人远去。清杨芳灿《瑶台第一层.题吴彩鸾写韵图》词:“盼三霄,怅眠蚕字灭,跨虎人遥。”

  • 诗有别材,非关书也;诗有别趣,非关理也

    别材:特殊的才能。材,一作“才”。别趣:特殊的韵味。理:道理,义理。 作诗须有特殊的才能,与读书多少没有多大关系;诗有一种特殊的韵味,与有无义理没有多大关系。语出宋.严羽《沧浪诗话.诗辩》:“夫诗有

  • 中听

    《书.吕刑》:“民之乱,罔不中听狱之两辞。”孔传:“民之所以治,由典狱之无不以中正听狱之两辞。”后以指治狱得当。《晏子春秋.问下七》:“节欲则民富,中听则民安。”【词语中听】   汉语大词典:中听

  • 王生卖畚

    源见“洛阳货畚”。形容贤才未遇,生涯寒贱。唐王勃《还冀州别洛下知己序》:“王生卖畚,入天子之中都。”

  • 白虎议

    《后汉书.章帝纪》:“至永平元年,长水校尉倏奏言,先帝大业,当以时施行。欲使诸儒共正经义,颇令学者得以自助。……于是下太常,将、大夫、博士、议郎、郎官及诸生、诸儒会白虎观,讲议《五经》同异,使五官中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