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天人之际

天人之际

天道与人事的相互关系。西汉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说:“我也不自量力,近年来想要用简陋的文辞,搜集天下散失的传闻,考核它的各类事迹,探讨它的成败或兴衰的原因,共写成130篇,想要探究天道与人事的相互关系,通晓古今历史发展的变化,形成一家独到见解的学说。”后以“天人之际”为典,指自然现象与政治社会之间的关系。

【出典】:

汉书》卷62《司马迁传》2735页:“仆窃不逊,近自托于无能之辞,网罗天下放失旧闻,考之行事,稽其成败兴坏之理,凡百三十篇,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例句】:

晋·常璩《华阳国志·序志》:“天人之际,存亡之术,可以为永鉴也。” 唐·陈子昂《谏政理书》:“是以臣每察天人之际,观祸乱之由,迹帝王之事,念先师之说,昭然著明,信不欺尔。” 唐·刘升《奉和圣制送张说上集贤学士赐宴》:“网罗穷象系,述作究天人。” 唐·李白《赠参寥子》:“著论究天人,千秋秘麟阁。” 唐·杜甫《八哀诗·赠秘书监江夏李公邕》:“情穷造化理,学贯天人际。”


偏正 天道与人事之间的相互关系。《史记·司马相如列传》:“披艺观之,~已交,上下相发允答。”△用于关系方面。


【词语天人之际】  成语:天人之际汉语词典:天人之际

猜你喜欢

  • 吹箫引凤

    源见“乘鸾”。指传说中秦弄玉吹箫学凤鸣引来凤凰事,常用以咏公主情事。《儿女英雄传》二九回:“那‘萧史’两个字,不必讲,用的是‘吹箫引凤’的故事。”

  • 扫相门

    源见“相门洒扫”。求谒权贵的典故。唐骆宾王《帝京篇》:“久留郎署终难遇,空扫相门谁见知?”

  • 乘兴船

    源见“访戴”。指访友之船。唐元结《欸乃曲》之五:“泷南始到九嶷郡,应绝高人乘兴船。”

  • 螳螂劲斧

    源见“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喻祸患,侵凌。三国 魏曹植《蝉赋》:“苦黄雀之作害兮,患螳螂之劲斧。”

  • 顺天者昌,逆天者亡

    同“顺天者存,逆天者亡”。元杨梓《豫让吞炭》四折:“岂不闻顺天者昌,逆天者亡,赵氏既昌,合当顺人应天,不宜苦苦直要报仇。”见“顺天者存,逆天者亡”。元·杨梓《豫让吞炭》4折:“岂不闻~,赵氏既昌,合当

  • 思魏阙

    源见“子牟恋魏阙”。指思念朝廷。唐陆龟蒙《和袭美重送圆载上人归日本国》诗:“遥想到时思魏阙,只应遥拜望斜晖。”

  • 棼丝

    《左传.隐公元年》:鲁大夫众仲对鲁隐公说:“臣闻以德和民,不闻以乱。以乱,犹治丝而棼之也。”晋.杜预注:“丝见棼缊,益所以乱。”春秋时,鲁大夫众仲曾说:“以祸乱安定百姓,如同要理出乱丝的头绪反而弄得更

  • 江边解佩人

    同“解佩游女”。清毛奇龄《采莲曲》:“亦有江边解佩人,兰桡桂楫傍江春。”

  • 石能言

    《左传.昭公八年》:“八年春,石言于晋魏榆(地在今山西省榆次市西北)。晋侯(晋平公)问于师旷曰:‘石何故言?’对曰:‘石不能言,或凭(是说有物的凭证可以这样说)焉。不然,民听滥(失实)也。抑臣又闻之曰

  • 杯盘狼籍

    见“杯盘狼藉”。《荡寇志》84回:“万俟兄弟正同众宾客~,猜拳行令,吃得快活。”【词语杯盘狼籍】  成语:杯盘狼籍汉语大词典:杯盘狼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