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

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

芝、兰:俱香草名。芝,通“芷”。 好像进入种有芝兰的房间,时间久了也就不觉得芳香了。 比喻人受良好环境影响而逐渐与之同化。语出汉.刘向《说苑.杂言》:“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孔子家语.六本》:“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宋书.颜延之传》:“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芬。”(芬:香。)清.李渔《闲情偶寄.种植部.草本第三》:“‘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者,以其知入而不知出也,出而再入,则后来之香倍乎前矣。”


其他 好像进入盛开兰花的房间,时间长了,就闻不到它的香味了。形容对美好的环境习以为常,不觉得有什么特别。《孔子家语》6:“与善人居,~。”△多用于感染同化。→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 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 如入芝兰之室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涅而不淄


【词语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  成语: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

猜你喜欢

  • 执鞭

    手拿鞭子为人驾驭车子,引申为景仰、追随别人的意思。《论语.述而》:“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史记.管晏列传》:“假令晏子而在,余虽为之执鞭,所忻慕焉。”忻:同“欣”。【词语执鞭

  • 三握

    同“三握发”。清毛奇龄《青云辞奉呈益都相公书事》诗:“杜陵果惬万间志,姬旦岂徒三握传。”

  • 妍媸

    美好和丑恶。媸亦作“蚩”。晋代陆机《文赋》:“混妍蚩而成体,累良质为瑕。”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巧艺》:“顾长康画人,或数年不点目睛,人问其故,顾曰:‘四体妍媸,本无关妙处;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中。’

  • 文宣王

    唐代追谥孔子尊号。《新唐书.礼乐志五》:“(开元)二十七年,诏夫子既称先圣,可谥曰文宣王,遣三公持节册命,以其嗣为文宣公,任州长史,代代勿绝。”宋大中祥符五年,改谥孔子为至圣文宣王。元大德十一年,加谥

  • 轻重力偏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巧艺》:“陵云台楼观精巧,先称平众木轻重,然后造构,乃无锱铢相负。揭台虽高峻,常随风摇动,而终无倾倒之理。魏明帝登台,惧其势危,别以大材扶持之,楼即颓坏,论者谓轻重力偏故也。

  • 发策

    策:策问。拆阅策问的试题为“发问”。《汉书.公孙弘传》:“于是上乃使朱买臣等难弘,置朔方之便,发十策,弘不得一。”后亦称应付所发出的问题为“发策”。【词语发策】   汉语大词典:发策

  • 江君

    源见“湘妃竹”。即湘君。唐李贺《兰香神女庙》诗:“看雨逢瑶姬,乘船值江君。”王琦汇解:“江君,即湘君也,以其为湘江之神,故变称江君。”【词语江君】   汉语大词典:江君

  • 狗监知

    同“狗监揄扬”。宋方岳《旅思》诗:“无诗传与鸡林去,有赋羞令狗监知。”

  • 素娥

    同“嫦娥”。《文选.谢庄〈月赋〉》:“引玄兔于帝台,集素娥于后庭。”李周翰注:“嫦娥窃药奔月,因以为名。月色白,故云素娥。”唐李商隐《霜月》诗:“青女 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郁达夫《旧历八月十

  • 什袭而藏

    把物品层层裹藏。语出《艺文类聚》卷六引《阚子》:“宋之愚人得燕石于梧台之东,归而藏之,以为宝。周客闻而观焉。主人斋七日,端冕玄服以发宝,革匮十重,缇巾十袭。客见之,掩口而笑曰:‘此特燕石也,其与瓦甓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