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始皇封松

始皇封松

指秦始皇往东方巡游泰山,避雨树下,因封松树官爵名称。后以此典咏松或咏泰山事。秦始皇攻灭韩、赵、燕、魏、楚、齐六国后,统一了全中国。取消分封,行郡、县制。收缴兵器铸金人。以弱民众。统一法律、度量衡、货币、文字。拆毁战国时各国边邻地区之城防工事,修建驰道,开展全国陆路交通。于是他亲到各地巡游。始皇帝二十八年(前219年),到东方巡视郡、县,登上邹峄(yì益)山(今山东邹县东南)。立石碑,与鲁地儒生们商议,刻石歌颂秦朝功德。讨论祭祀天地山川之事。于是登上泰山,立石碑,筑土坛,举行祭天盛典。下山时,突然刮风下雨,秦始皇在一棵松树下休息避雨,因此赐封那棵松树为“五大夫”。此典又作“五树松”、“五松受职”、“五株封”、“大夫封”、“秦皇旧日封”、“大夫松”、“封松”、“秦封树”、“秦封大夫”。

【出典】:

史记》卷6《秦始皇本纪》242、243页:“二十八年,始皇东行郡、县,上邹峄山。立石,与鲁(今山东泰山以南地区)诸儒生议,刻石颂秦德,议封禅(shàn善,登泰山筑坛祭天,叫“封”;在梁父山上辟基祭地,叫“禅”)祭山川之事。乃遂上泰山(今山东中部),立石,封,祠祀。下,风雨暴至,休于树下,因封其树为五大夫(爵位名。秦、汉官制二十等爵的第九级。秦始皇赐封的是一棵松树)。”《集解》张晏曰:“天高不可及,于泰山上立封禅而祭之,冀近神灵也。”瓒曰:“积土为封。谓负土于泰山上,为坛而祭之。”

【例句】:

北周·庾信《陪驾幸终南山》:“水奠三川石,山封五树松。” 唐·李白《奉饯十七翁》:“虽五松受职,草木有知,而万象乖度,礼刑将弛。” 唐·陆贽《禁中春松》:“愿符千岁寿,不羡五株封。” 唐·李商隐《李肱所遗画松诗书两纸》:“或著佳人号,或以大夫封。” 元·徐再思《殿前欢·观音山眠松》:“秦皇旧日封,靖节何年种,丁固当时梦。” 明·李梦阳《郑生至泰山》:“有无丈人石,几许大夫松。” 清·顾炎武《登岱》:“立石既已刓,封松既已残。” 清·王夫之《读甘蔗生遣兴诗》:“千寻偃盖秦封树,总给寒炉一夜柴。” 清·郑鉽《扰龙松歌》:“秦封大夫宁胜此,何为偃蹇深山里。”


【典源】《史记·秦始皇本纪》:“ (始皇) 乃遂上泰山立石,封,祠祀。下,风雨暴至,休于树下,因封其树为五大夫。”《艺文类聚》卷八十八引汉·应劭《汉官仪》 曰:“秦始皇上封太山,逢疾风暴雨,赖得松树,因复其道,封为大夫松也。”

【今译】 秦始皇上秦山封禅祭山,下山时忽遇暴风雨,只得在松树下躲避。始皇认为松树有功,于是封树为五大夫(秦时官爵名)。

【释义】 后以此典咏松或咏泰山事。

【典形】 大夫封、大夫松、封松、秦封大夫、秦封树、秦皇旧日封、五树松、五松受职、五株封、老松大夫官、松作大夫、秦帝封。

【示例】

〔大夫封〕 唐·李商隐《李肱所遗画松诗书两纸》:“或著佳人号,或以大夫封。”

〔大夫松〕 明·李梦阳 《郑生至泰山》:“有无丈人石,几许大夫松。”

〔封松〕 清·顾炎武《登岱》:“立石既已刓,封松既已残。”

〔秦封大夫〕 清·郑鉽《扰龙松歌》:秦封大夫宁胜此,何为偃蹇深山里。”

〔秦封树〕 清·王夫之《读甘蔗生遣兴诗》:“千寻偃盖秦封树,总给寒炉一夜柴。”

〔秦皇旧日封〕 元·徐再思 《殿前欢·观音山眠松》:“秦皇旧日封,靖节何年种,丁固当时梦。”

〔五树松〕 北周·庾信《陪驾幸终南山》:“水奠三川石,山封五树松。”

〔五松受职〕 唐·李白 《奉饯十七翁》:“虽五松受职,草木有知,而万象乖度,礼刑将弛。”

〔五株封〕 唐·陆贽《禁中春松》:“愿符千岁寿,不羡五株封。”


猜你喜欢

  • 茅盈

    《史记.秦始皇本纪》:“三十一年,十二月,更名腊曰‘嘉平’。”南朝宋.裴骃《史记集解》引《太原真人茅盈内纪》:“始皇三十一年九月庚子,盈曾祖父濛,乃于华山之中,乘云驾龙,白日升天。先是其邑谣歌曰:‘神

  • 月白风清,如此良夜何

    明月当空,清风吹拂,怎样度过这美好的夜晚? 面对良宵美景,人们常有的思虑。语出宋.苏轼《后赤壁赋》:“有客无酒,有酒无肴,月白风清,如此良夜何?”鲁迅《准风月谈.前记》:“‘月白风清如此良夜何?’好

  • 返日戈

    源见“挥戈回日”。喻指扭转乾坤或起死回生的力量和手段。夏敬观《郑叔问舍人挽词》之二:“怕听临风笛,直无返日戈。”【词语返日戈】   汉语大词典:返日戈

  • 下榻

    源见“陈蕃榻”。谓礼遇宾客。唐刘长卿《送贾三北游》诗:“亦知到处逢下榻,莫滞秋风西上期。”“下榻”是个文语,今指贵宾停歇住宿之义。 “下”是放下的意思; “榻”就是床 ( 今有的装修公司为住户仿日本做

  • 一戎衣

    《书.武成》:“一戎衣,天下大定。”《礼记.中庸》:“壹戎衣而有天下。”《书经》上说的是,一著戎服,便将讨灭商纣,于是天下就得到安定。据汉朝郑玄说,“一戎衣”,就是《书.康诰》上说的“殪戎殷”,衣,读

  • 点朱衣

    源见“朱衣点头”。指科举中选。明阮大铖《燕子笺.入闱》:“暂点朱衣收秀士,好开青眼看娇娃。”【词语点朱衣】   汉语大词典:点朱衣

  • 倚马才高

    同“倚马成章”。五代卢延让《送友人赴阙》诗:“倚马才高犹爱艺,问牛心在肯容私?”

  • 塞翁心

    源见“塞翁失马”。指超脱物外、不计得失之心态。唐戴叔伦《赠韦评事儧》诗:“是非园吏梦,忧喜塞翁心。”

  • 求友莺

    源见“求友”。指志同道合的朋友。宋韩淲《醉桃源.昌甫有曲名之濯缨因和》词:“人不见,句还成。又听求友莺。”

  • 北斗南

    同“北斗以南一人”。宋陈与义《留别心老》诗:“人物北斗南,佛事东院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