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小雅.伐木》:“伐木丁丁,鸟鸣嘤嘤。出自幽谷,迁于乔木。”本谓从低处移到高处。后以比喻境遇好转或职位升迁。宋王之道《青玉案.有怀轩车山旧隐》词:“黄鹂休欺青春暮,出谷迁乔旧家句,天意从人还许诉。
同“悲丝染”。唐罗隐《谗书.屏赋》:“阮何情而泣路,墨何事而悲丝?”清无名氏《万金记.顽梗》:“天末徒号鸱,可怜泣路悲丝。”【词语悲丝】 汉语大词典:悲丝
源见“歌五袴”。形容良吏广施惠政。宋晏幾道《浣溪沙》词:“千里袴襦添旧暖,万家桃李间新栽。”
同“河阳一县花”。清吴雯《柬毛会侯》诗:“虽然不种河阳花,却亦饱看汴城柳。”
同“明若观火”。明 林潞《江陵救时之相论》:“又谕以朝意,当以某辞入告,某策善后,勇怯强弱,进退疾徐,洞若观火。”鲁迅《南腔北调集.〈守常全集〉题记》:“以过去和现在的铁铸一般的事实来测将来,洞若观火
源见“榆枋之见”。比喻志趣虽不高,但保其天然而自得其乐。宋李曾伯《沁园春.再和》词:“叹尘踪如寄,鸥凫江海,性真聊适,蜩鷃蒿蓬。”
同“卫玠琼瑶色”。唐李適《安乐公主移入新宅》诗:“人疑卫叔美,客似长卿才。”
《汉书.淮南王传》:“(武帝)每为报书及赐,常召司马相如等视草乃遣。”《旧唐书.职官志》“翰林院”条:“玄宗即位,张说等召入禁中,谓之翰林待诏。……或诏从中出,虽宸翰所挥,亦资其检讨,谓之视草。”古时
此花:指菊花。 意谓菊花开后,时令入冬,百花都已凋残。 常用以表示对菊花的钟爱。语出唐.元稹《菊花》:“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按:《能改斋漫录》卷一六引作“此花开后更无花。”)宋.赵
见“咬牙切齿”。【词语切齿咬牙】 成语:切齿咬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