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种玉”。明梅鼎祚《玉合记.诇约》:“恨生平种璧在蓝田后,那里去怀珠向汉浦求?”
《论语.公冶长》:“子曰:‘道不行,乘桴(音fú,小筏子)浮于海,从我者,其由(子路)与?”孔子对学生谈到倘若自己的志向不能实现,将“乘桴浮于海”。后因将超绝世俗而遗世高蹈的志向称为“乘桴之想”。清.
喻指有英武气概的女子。汉代赵哗《吴越春秋.王僚使公子光传》:“(伍)子胥行,反顾,女子已自投于濑水矣。于乎!贞明执操,其丈夫女哉!”【词语丈夫女】 汉语大词典:丈夫女
同“壶公术”。唐吴融《湖州晚望》诗:“他年若得壶中术,一簇汀洲尽贮将。”
同“剑射牛斗”。前蜀贯休《杜侯行》:“江表唯传君子营,剑冲牛斗疏真宰。”
汉扬雄《法言.孝至》:“事父母自知不足者,其舜乎!不可得而久者,事亲之谓也,孝子爱日。”李轨注:“无须臾懈于心。”后以“爱日”指儿子孝养父母的时日。《论语.里仁》“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宋朱熹注:“常知
《三国志.蜀书.谯周传》:“周语次,因书版示(文)立曰:‘典午忽兮,月酉没兮。’典午者谓司马也,月酉者谓八月也,至八月而文王(司马昭)果崩。”“典”意同“司”,十二生肖“午”是马,谯周用“典午”为隐语
源见“鸠居鹊巢”。谓强占。陈炜谟《狼筅将军》:“你不墨污人家的妻子,人就要鸠占你的老婆。”【词语鸠占】 汉语大词典:鸠占
宋苏轼《宝绘堂记》:“譬之烟云之过眼,百鸟之感耳,岂不欣然接之,去而不复念也。”后以“过眼烟云”指曾经过目或经历过而随即消逝的事物、事情。宋王十朋《县学别同舍》诗:“伴人灯火情犹在,过眼烟云事已非。”
源见“柴桑”。陶潜弃官归隐故里柴桑,作《归去来兮辞》云:“乃瞻衡宇,载欣载奔,僮仆欢迎,稚子候门。”泛指故里的家门。明李东阳《闻方石先生得遗腹孙》诗:“故人丧爱子,弃官归故园。空怀向平念,谁候柴桑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