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宵衣旰食

宵衣旰食

宵:夜;旰(gān干):晚上。天不亮就穿衣起床,入夜才吃饭。亦作“奸食宵衣”。比喻勤于政事。出自唐文宗之语。唐文宗的事迹参见“义愤填膺”条。他在位之初,曾颁了一道试贤良策,其中讲到自己任用贤良,警惕小人,“宵衣旰食”,希望能远追三皇五帝的轨迹,把祖宗留下来的基业发扬光大。

【出典】:

旧唐书》卷190下《文苑下·刘蕡传》5064页:“朕顾惟昧道,祇荷丕构,奉若谟训,不敢怠荒。任贤惕厉,宵衣旰食,讵追三五之遐轨,庶绍祖宗之鸿绪。”

【例句】:

唐·白居易《杭州刺史谢上表》:“旋属方隅不宁,朝廷多事,当陛下旰食宵衣之日,是微臣输肝写胆之时。” 宋·薛居正等《旧五代史·刑法志》:“伏以皇帝陛下,德合上玄,运膺下武,旰食宵衣而轸念,好生恶杀以推仁,几措典刑,固无冤枉。” 明·陈汝元《金莲记·射策》:“奋乾纲旰食宵衣,持国柄敬天慰庙。” 清·徐元文等《明史·王直传》:“陛下宵衣旰食,徵天下兵,与群臣兆姓同心僇力,期灭此朝食,以雪不共戴天之耻。”


并列 宵,夜;旰,晚。天未明就穿衣起床,天黑了才吃饭。形容勤劳政事。语本南朝陈·徐陵《陈文帝哀册文》:“勤民听政,旰食宵衣。”《旧唐书·刘蕡传》:“若夫任贤惕厉,~,宜黜左右之纤佞,进股肱之大臣。”△褒义。常用作臣下对君主的谀辞。→废寝忘餐 宵旰勤食 废寝忘食宵旰焦劳 ↔饱食终日 无所用心 养尊处优 游手好闲。也作“宵旰勤劳”。


“宵衣旰 ( ɡàn) 食”指天未亮就穿衣起床、天很晚才吃饭。这是一个文语,旧时用以称颂、阿谀帝王勤于政事之意。

“宵”、“旰”何义呢?

“宵”,夜。《说文·宀 ( miǎn) 部》: “宵,夜也。”段注: “《释言》、《毛传》皆曰 ‘宵,夜也。’”常语 “通宵达旦”,“宵”即夜。

“旰”,晚。《说文·日部》: “旰,晚也。…… 《春秋传》曰:‘日旰君劳。’”段注: “昭十二年 《左氏传》文。今本劳作勤。”

宵衣旰食”亦作 “旰食宵衣”。南朝·陈·徐陵 《陈文帝哀册文》: “勤民听政,旰食宵衣。”

今人民公仆勤于政事者,亦可谓之 “宵衣旰食”; 而一生勤劳者,亦可以此语相称。


【词语宵衣旰食】  成语:宵衣旰食汉语词典:宵衣旰食

猜你喜欢

  • 伯喈倒屣

    同“倒屣迎宾”。南朝 陈徐陵《答李颙之书》:“子桓虚坐,宁不敬期;伯喈倒屣,固以相属。”

  • 山中小草

    源见“出山小草”。谦指自己卑微无名。清袁枚《寄谢未堂司寇》:“枚心仰卿云三十年矣,自问山中小草,不敢通名于大君子之前。”

  • 风雨连床

    同“风雨对床”。清秋瑾《挽故人陈阕生》诗序:“回忆省垣聚首,风雨连床,曾几何时?谁怜一别,竟无会面之期。”见“对床夜雨”。清·秋瑾《挽故人陈阕生》:“回忆省垣聚首,~,曾几何时,谁怜一别,竟无会面之期

  • 水满金山

    同“水漫金山”。鲁迅《坟.论雷峰塔的倒掉》:“〔法海〕便把他藏在金山寺的法座后,白蛇娘娘来寻夫,于是就水满金山。”见“水漫金山”。鲁迅《坟·论雷峰塔的倒掉》“(法海禅师)便将他藏在金山寺的法座后,白蛇

  • 麒麟阁

    源见“图像麒麟”。功臣彰名享誉之处,常借指报国立功。唐杜甫《奉酬薛十二丈判官见赠》诗:“志在麒麟阁,无心云母屏。”【词语麒麟阁】  成语:麒麟阁汉语大词典:麒麟阁

  • 买骏骨

    源见“千金市骨”。比喻求贤若渴。唐杜甫《赠崔十三评事公辅》诗:“燕王买骏骨,渭老得熊罴。”【词语买骏骨】   汉语大词典:买骏骨

  • 原生

    源见“原宪贫”。指原宪。后诗文多用以指称贫士。明何景明《水营墅治田圃种树》诗:“谅怀原生耻,庶悟孔父叹。”【词语原生】   汉语大词典:原生

  • 喧蚁

    源见“蚁动牛斗”。喻指世间的无谓争斗。唐柳宗元《同刘二十八院长述旧言怀感时书事奉寄澧州张员外使君》诗:“耳静烦喧蚁,魂惊怯怒蛙。”【词语喧蚁】   汉语大词典:喧蚁

  • 林蕴精忠

    参见:项岂砥石

  • 合璧

    源见“珠连璧合”。比喻日月同升。唐杨炯《浑天赋》:“重明合璧,五纬联珠。”前蜀韦庄《〈又玄集〉序》:“云间分合璧之光,海上运摩天之翅。”亦比喻美好的事物或人才等结合在一起。《文明小史》六十回:“管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