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富贵回乡

富贵回乡

指项羽认为富贵要回故乡,使家乡人都知道。后以此典比喻富贵回乡,夸耀故里;也用以指回本籍任官。有人劝说项羽道:“关中地区依恃山河,四面都是要塞,土地肥沃,可以建都称霸。”项羽一看秦朝宫室都已焚烧残破,又思恋家乡想回东方。便说:“富贵不回家乡,就如穿着锦绣衣服在夜间行走,谁能看得到?”此典又作“衣锦”、“昼锦还乡”、“昼锦荣”、“着绣昼行”、“昼绣”、“还家绣衣新”、“昼锦”、“绣归”、“夜绣”、“锦还”、“夜绣行”、“富贵还乡”。

【出典】:

史记》卷7《项羽本纪》315页:“人或说项王曰:‘关中(秦、汉时称函谷关以西)阻山河四塞(东面函谷关,南面武关,西面散关,北面萧关),地肥饶,可都以霸。’项王见秦宫室皆以(通“已”)烧残破,又心怀思欲东归,曰:‘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谁知之者!’”

【例句】:

北周·庾信《周柱国纥干弘神道碑》:“龙种复归,还寻白沙之路。公此衣锦,乡里荣之。” 唐·王维《送秘书晁监还日本诗序》:“游宦三年,愿以君羹遗母;不居一国,欲其昼锦还乡。” 唐·刘禹锡《赠致仕滕庶子先辈》:“朝服归来昼锦荣,登科记上更无名。”

宋·陈师道《赠郑户郎》:“着绣昼行真细事,下车磬折得深衷。” 宋·陆游《遣兴》:“早知昼绣能为祟,翁子终身合负薪。” 元·王伯成《李太白贬夜郎》:“行过长安市上去,便是臣衣锦还乡去。” 明·高启《死亭湾》:“一旦谒帝阍,还家绣衣新。” 明·汤显祖《紫钗记》:“但愿你封侯游昼锦,不妨我啼鸟落初。” 明·袁宏道《将抵家园作》之二:“郭西原上草,曾是绣归看。” 明·袁宏道《悲哉行》:“古人悲夜绣,今我亦似之。” 清·周工亮《送王将军还里暂迟湖上》:“一曲临江仙自好,锦还未必胜生还。” 清·赵翼《朝衣》:“出游未共春衣典,起早翻如夜绣行。” 清·汪绎《项羽》:“英雄岂学书生算,也作还乡昼锦看。” 清·王摅《别宪尹侄》:“我自歌鱼羞作客,君胡衣绣不还乡。” 黄小配《廿载繁华梦》20回:“你自从离了乡,倒没有回去。古人说:‘富贵不还乡,就如衣锦夜行。’那有知得?”


猜你喜欢

  • 亏一篑功

    同“功亏一篑”。唐太宗《伤辽东战亡》诗:“未展六奇术,先亏一篑功。”

  • 恶事行千里

    宋.孙光宪《北梦琐言》卷六:“所谓好事不出门,恶事行千里,士君子得不戒之乎?”恶事行千里,指丑事为人们所津津乐道,传播得很快很广。亦作“恶事传千里”。冰心《冬儿姑娘》:“赶紧给她找个婆家罢,‘恶事行千

  • 杖化龙

    《后汉书.费长房传》:“长房辞归,翁(壶公)与一竹杖,曰:‘骑此任所之,则自至矣。既至,可以杖投葛陂中也。’……长房乘杖,须臾来归,自谓去家适经旬日,而已十余年矣。即以杖投陂,顾视则龙也。”后因以“杖

  • 吕望鼓刀

    源见“屠牛朝歌”。谓贤才未遇明主之前操持贱业。《楚辞.离骚》:“吕望之鼓刀兮,遭周文而得举。”

  • 一池蛙

    同“一部鸣蛙”。宋黄庭坚《薄薄酒二章》诗之二:“传呼鼓吹拥部曲,何如春雨一池蛙。”

  • 摊书傲百城

    源见“坐拥百城”。形容藏书之富或嗜书之深。清尤侗《初秋新晴限韵》之二:“未能采药寻三岛,聊尔摊书傲百城。”【词语摊书傲百城】  成语:摊书傲百城汉语大词典:摊书傲百城

  • 自非圣人,外宁,必有内忧

    如果不是圣人,外部安定,内部必然有优患。 古人认为在一般情况下,没有外患,内部就会出乱子。除非圣人在位,方才可以避免。语出《左传.成公十六年》:“范文子曰:‘唯圣人能外内无患,自非圣人,外宁,必有内

  • 碧汉填河

    源见“乌鹊填桥”。指七夕喜鹊在银河填桥。闽徐夤《鹊》诗:“香闺报喜行人至,碧汉填河织女回。”

  • 耽书

    《晋书》卷五十一《皇甫谧传》:“沈静寡欲,始有高尚之志,以著述为务,自号云晏先生。著《礼乐》、《圣真》之伦。后得风痹疾,犹手不辍卷。或劝谧修名广交,谧……作《玄守论》以答之……遂不仕。耽玩典籍,忘寝与

  • 断袖欢

    同“断袖之好”。《南史.萧韶传》:“韶昔为幼童,庾信爱之,有断袖之欢,衣食所资,皆信所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