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察察而明

察察而明

亦作“口似悬河”、“口如悬河”。比喻能言善,讲话滔滔不绝。后也含华而不实,夸夸其谈之意。典出晋郭象事迹。郭象(?-312年),字子玄,河南(今河南洛阳)人,西晋著名哲学家,曾官至黄门侍郎、太傅主簿。郭象喜好研究《老子》、《庄子》,擅长清谈高深玄妙的哲理,口才又很好。司徒王衍也爱清谈,很欣赏他,常对别人说:“听郭象说话,就好象大河由高处顺流而下一样,河水倾泻没有枯竭的时候。”

【出典】:

晋书》卷51《皇甫谧传》1413页:“若乃圣帝之创化也,参德乎二皇,齐风乎虞夏,欲温温而和畅,不欲察察而明切也;……”

【例句】:

旧唐书·张蕴古传》:“勿浑浑而浊,勿皎皎而清,勿没没而暗,勿察察而明。” 明·余继登《典故纪闻》卷一:“(太祖谕周滇曰)然凡事当存大体,苟察察以为明,苛刻以为能,下必有不堪之患。” 清·吴研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78回:“恰好遇了一位两江总督,最是以察察为明的,听见人说这管带不懂驾驶,便要亲身去考察。”


偏正 对小事情审察透彻,自以为精明而得意。《旧唐书·文苑传·张蕴古》:“勿浑浑而浊,勿皎皎而清,勿没没而暗,勿~。”△贬义。用于批评自以为是者。也作“察察为明”。


【词语察察而明】  成语:察察而明汉语词典:察察而明

猜你喜欢

  • 隋珠荆璧

    同“隋珠和璧”。汉荀悦《汉纪.武帝纪六》:“立神明 通天之台,造甲乙之帐,络以隋珠荆璧。”见“随珠和璧”。汉·荀悦《汉纪·武帝纪六》:“立神明通天之台,造甲乙之帐,络以~。”【词语隋珠荆璧】  成语:

  • 称薪而爨,数米而炊

    《淮南子.泰族训》:“称薪而爨,数米而炊,可以治小,而未可治大也。”薪即柴火,爨是烧火煮饭。称柴草数米煮饭。称薪而爨,数米而炊,原比喻过分计算细小的事情,不从大处着眼。后也形容生活贫困或吝啬。亦作“数

  • 白帝

    同“白帝子”。唐李白《登广武古战场怀古》诗:“赤精斩白帝,叱咤入关中。”【词语白帝】   汉语大词典:白帝

  • 一县栽花

    同“河阳种花”。孙为霆《一枝花.题俞寿田姻丈重游泮水图》套曲:“早成就袁彦伯万言倚马,又安排潘安仁一县栽花。”

  • 习家池沼

    同“习家池”。唐贾岛《行次汉上》诗:“习家池沼草萋萋,岚树光中信马蹄。”

  • 瞻云

    同“望断白云”。清李渔《慎鸾交.计竦》:“久切瞻云梦寐劳,说到今朝,果到今朝。”

  • 三分春色

    宋.苏轼《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晓来雨过,遗踪何在?一池萍碎。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三分春色”指整个春季的春光。后人

  • 尘羹

    同“尘饭涂羹”。清黄遵宪《初闻京师义和团事感赋》诗:“尽将儿戏尘羹事,付与尸居木偶人。”【词语尘羹】   汉语大词典:尘羹

  • 鸿都买第

    《后汉书.崔寔传》:“灵帝时,开鸿都门榜卖官爵,公卿州郡下至黄绶各有差。”《陈书.袁宪传》:“时生徒对策,多行贿赂,文豪请具束脩,君正曰:‘我岂能用钱为儿买第耶?’”后因以“鸿都买第”泛指买官行贿。清

  • 三郎叹丝木

    参见:叹丝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