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尺帛之谏

尺帛之谏

战国策.赵策三》:“建信君贵于赵。公子魏牟过赵,赵王迎之,顾反至坐,前有尺帛,且令工以为冠。工见客来也,因辟。赵王曰:‘公子乃驱后车幸以临寡人,愿闻所以为天下!’魏牟曰:‘王能重王之国若此尺帛,则王之国大治矣!’赵王不说,形于颜色,曰:‘先王不知寡人不屑,使奉社稷,岂敢轻国若此!’魏牟曰:‘王无怒,请为王说之。’曰:‘王有此尺帛,何不令郎中以为冠?’王曰:‘郎中不知为冠。’魏牟曰:‘为冠而败之,奚亏于王之国?而王必待工而后乃使之!今为天下之工,或非也,社稷为丘墟,先王不血食,而王不以予工,乃与幼艾(幼艾,指年轻外表漂亮的幸臣,即男宠)!且王之先帝,驾犀首而骖马服(驾与骖是比喻御马。犀首,官名,此代贤臣;马服,指马服君赵奢),以与秦角逐,秦当时适其锋(适同敌,匹敌;或说当为避)。今王憧憧(往来不绝貌)乃辇建信以与强秦角逐,臣恐秦折王之椅也。”

魏牟到赵国见建信君受到宠幸,便就近以尺帛(縰)为喻,谏说赵王。指出:做一顶冠尚且要选择胜任的工匠,为什么治国反而不去选用贤臣呢?赵国的先王任用像赵奢、廉颇、蔺相如这样的忠良,曾使赵国强盛,敢与强秦争锋;而今宠幸建信君这样的平庸谄谀之人,怎能不亡国败家呢!后因用为谏君之典。

明.萧良有《龙文鞭影》卷四:“魏牟尺縰,裴度千缣。”


猜你喜欢

  • 休道太原师

    《国语.周语上》:“宣王既丧南国之师,乃料民于太原。”三国吴.韦昭注:“料,数也。”周宣王与姜戎氏作战,他的南国之师被击溃后,曾在太原计点整顿兵士。“太原师”当指此。后用为咏叹战败之典。唐.杜牧《今皇

  • 吹篪老妪

    源见“夜月吹篪”。指凄苦行乞的贫妇。清董元恺《十二时.吴门冬夜示任青际》词:“击筑盲人,吹篪老妪,清泪余铅水。”

  • 期期

    源见“期期艾艾”。原指口吃,亦形容迟疑难以启齿。明刘元卿《贤奕编.应谐》:“其妹期期曰:‘姊而裳火矣。’姊目摄妹亦期期言曰:‘父属汝勿言,胡又言耶!’”王西彦《古屋》五部七:“好像受了猝不及防的一击,

  • 被旨即成

    《新唐书.张九龄传》:“始,说知集贤院,尝荐九龄可备顾问。说卒,天子思其言,召为秘书少监集贤院学士,知院事。会赐渤海诏,而书命无足为者,乃诏九龄为之,被诏即成。”说:张说,唐代大臣,张九龄为玄宗时大臣

  • 安兄杀嵇

    《三国志.魏书.王粲传》附《嵇康传》:“至景元中,坐事诛。”南朝宋.裴松之注引《魏氏春秋》:“康与东平吕昭子巽及巽弟安亲善。会巽淫安妻徐氏,而诬安不孝,囚之。安引康为证,康义不负心,保明其事,安亦至烈

  • 公超雾市

    源见“华阴市”、“五里雾”。指东汉张楷和从学弟子聚集之所。唐李瀚《蒙求》:“公超雾市,鲁般云梯。”

  • 戮力同心

    《国语.齐语》:“与诸侯饰牲为载,以约誓于上下庶神,与诸侯戮力同心。”戮力:并力。后因以“戮力同心”形容齐心协力。晋.陈寿《三国志.魏书.袁术传》:“以为足下当戮力同心,匡冀汉室,而阴谋不轨,以身试祸

  • 清歌拂梁尘

    同“歌落梁尘”。南朝 宋谢灵运《拟魏太子邺中集诗.魏太子》:“急弦动飞听,清歌拂梁尘。”

  • 洛生吟

    同“洛生咏”。宋杨亿《译经光梵大师》诗:“龙华他日会,应记洛生吟。”

  • 鸡犬皆仙

    鸡与犬皆成仙升天。《神仙传.刘安》载淮南王刘安临仙去时,“余药器置在中庭,鸡犬舐啄之,尽得升天。故鸡鸣天上,犬吠云中也。”后遂以“鸡犬皆仙”比喻一人得到好处连带周围的人也可沾光。一作“鸡犬升天”。【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