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放鹤”。唐李谷《和皮日休悼鹤》:“道林曾放雪翎飞,应悔除庭闭羽衣。”
源见“岐山鸣凤”。代称岐山。北周庾信《周六将军崔说神道碑》:“凤野匡周,龙门佐禹。”【词语凤野】 汉语大词典:凤野
《左传.僖公二十三年》:“子之能仕,父教之忠,古之制也。”后以“教忠”谓教以忠诚仁厚。宋朱弁《曲洧旧闻》卷十:“览观谣俗,无忘遗爱之厚,永念教忠之余,皆谓是也。”宋黄彻《䂬溪诗话》卷八:“‘还将万亿寿
同“三宿桑下”。清 丘逢甲《忆上杭旧游》诗:“三宿空桑我不厌,春灯山寺话神州。”
《汉书.赵充国传》:“初,破羌将军武贤在军中时与中郎将卬宴语,卬道:‘车骑将军张安世始尝不快上,上欲诛之,卬家将军以为安世本持橐簪笔事孝武帝数十年,见谓忠谨,宜全度之。安世用是得免。’”汉.张安世曾在
《文选》卷二十一晋.左太冲(思)《咏史八首》其二:“郁郁涧底松,离离山上苗。以彼径寸茎,荫此百尺条。”晋.左思曾用“涧底松”寄托出身寒微者颇受压抑的感慨。后因用为咏有才之士受到压抑。唐.郑谷《叙事感恩
同“凤毛”。清蒲松龄《钟圣舆以宪副公传见示即索诗因赋此》:“谢客曾传鹦鹉赋,超宗尚有凤凰毛。”
《尚书中候》:“帝尧即政,荣光出河,休气四塞,龙马衔甲,赤文绿色。”(据《艺文类聚》卷十一引)据说尧帝登基时,有荣光出现。后遂以喻帝王执政之典,亦为歌颂帝德的典实。唐.杜甫《太岁日》:“荣光悬日月,赐
同“待兔”。宋张君房《〈云笈七签〉序》:“刻舟求剑,体貌何殊;待兔守株,旨意宁远?”见“守株待兔”。宋·张君房《〈云笈七签〉序》:“刻舟求剑,体貌何殊;~,旨意宁远。”【词语待兔守株】 成语:待兔守
恶( ㄨˋ wù )恶( ㄜˋ è ):憎恨坏人坏事。 憎恨坏人坏事,只限于干坏事的当事人,褒扬好人好事,连带其子孙也受优待。语出《公羊传.昭公二十年》:“恶恶止其身,善善及子孙。”《后汉书.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