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巾角弹棋

巾角弹棋

南朝 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巧艺》:“弹棋始自魏宫内,用妆奁戏。文帝于此戏特妙,用手巾角拂之,无不中。有客自云能,帝使为之。客著葛巾角,低头拂棋,妙逾于帝。”后因以“巾角弹棋”形容技艺高妙。清王士禛《戏仿元遗山论诗绝句》:“巾角弹棋妙五官,搔头傅粉对邯郸。”


【典源】《世说新语·巧艺》:“弹棋始自魏宫内,用妆奁戏。文帝于此戏特妙,用手巾角拂之,无不中。有客自云能,帝使为之。客著葛巾角,低头拂棋,妙踰于帝。”注引《博物志》曰:“帝善弹棋,能用手巾角。时有一书生,又能低头以所冠葛巾角撇棋也。”《后汉书·梁冀传》注引《艺经》 曰:“弹棋,两人对局,白黑棋各六枚,先列棋相当,更先弹也。其局以石为之。”

【今译】 弹棋是古代的一种棋戏,两人对局,有黑白子各六枚,相互弹击。魏文帝曹丕精于此道,用手巾角拂棋,没有弹不中的。有人自荐说也擅长弹棋,文帝让他一试。他头戴葛巾,低头甩巾角拂棋,技艺比文帝更为高超。

【释义】 后以此典形容技艺高妙。

【典形】 曹王拂局、巾角拂棋、巾角弹棋、巾角休弹。

【示例】

〔曹王拂局〕 唐·王维《魏郡太守上党苗公德政碑》:“朱亥袖椎,豪雄扼腕; 曹王拂局,轻薄为心。”

〔巾角拂棋〕 宋·李清照《打马图经序》:“小至于掷豆起蝇,巾角拂棋,皆臻至理者何? 妙而已!”

〔巾角弹棋〕 清·王士禛《戏仿元遗山论诗绝句》:“巾角弹棋妙五官,搔头傅粉对邯郸。”


猜你喜欢

  • 哭竹生笋

    同“哭笋”。鲁迅《朝花夕拾.二十四孝图》:“‘哭竹生笋’就可疑,怕我的精诚未必会这样感动天地。”

  • 巫山一段云

    源见“巫山云雨”。比喻女子的秀美鬓发或优美身段。唐李群玉《同郑相并歌姬小饮戏赠》诗:“裙拖六幅湘江水,鬓耸巫山一段云。”宋向子諲《减字木兰花.韩叔夏席上戏作》词:“想得横陈,全是巫山一段云。”【词语巫

  • 杨意不逢

    源见“狗监揄扬”。谓有才而无人推荐。唐王勃《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杨意不逢,抚凌云而自惜。”

  • 吞炭漆身

    同“漆身吞炭”。南朝 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方正》:“臣不能吞炭漆身,今日复睹圣颜。”见“漆身吞炭”。《三国志·魏书·毋丘俭》:“俭坚守,钦在外为游兵”。裴松之注:“斯义苟立,虽焚妻子,~,死而不恨也。

  • 将李代桃

    源见“李代桃僵”。喻代人受罪或彼此顶替。清孔尚任《桃花扇.守楼》:“贞丽从良,香君守节,雪了阮兄之恨,全了马舅之威,将李代桃,一举四得,倒也是个妙计。”见“僵李代桃”。清·孔尚任《桃花扇·守楼》:“贞

  • 吹竽混真

    源见“滥竽充数”。比喻以次充好。常用为谦词。唐韩愈《和席八十二韵》:“倚玉难藏拙,吹竽久混真。坐惭空自老,江海未还身。”

  • 见惯司空

    源见“司空见惯”。谓经常看到,不足为奇。清孔尚任《桃花扇.媚座》:“妙部新奇,见惯司空自品题。”见“司空见惯”。清·孔尚任《桃花扇·媚座》:“妙部新奇,~自品题。”【词语见惯司空】  成语:见惯司空汉

  • 抔土

    源见“一抔土”。借指坟墓。明屠隆《昙花记.郊游点化》:“恨无情抔土,断送几英豪,今古价,有谁逃!”康有为《大同书》甲部一章:“远志屈于短年,雄心埋于抔土。”【词语抔土】   汉语大词典:抔土

  • 骥伏

    同“老骥伏枥”。清林则徐《送嶰筠赐环东归》诗:“漫道识途仍骥伏,都从遵渚羡鸿飞。”【词语骥伏】   汉语大词典:骥伏

  • 一木难扶

    见“一木难支”。《封神演义》94回:“臣闻:‘大厦将倾,~。’目今库藏空虚,民日生怨,军心俱离,总有良将,其如人心未顺何!”【词语一木难扶】  成语:一木难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