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庄舄越吟

庄舄越吟

舄(xì戏):大。此处用于人名。越:国名。都会稽(今浙江绍兴),疆域在今江苏东南、安徽南、江西东部。吟(yín银):口出的声音。此典指越人庄舄在楚国(都郢,今湖北江陵西北)做大官,病中哼出的还是越国的声音。后以此典比喻人们客居异乡,但怀念家乡,眷念故土。战国时的策士陈轸(zhěn枕),原在秦国(迁都咸阳,今陕西咸阳东北)做官,因被相国张仪中伤,奔投楚国。后陈轸被楚国派遣,出使秦国。秦惠文王说:“您离开我到楚国,也想念我吗?”陈轸回答说:“大王听说过越国人庄舄吗?”秦惠文王说:“没有听说过。”陈轸说:“越国人庄舄在楚国当执珪(guī归)大官,不久病了。楚王说:‘庄舄原是越国乡村地位低下之人,现在担任楚国的执珪大官,富贵了,也想念越国吗?’侍从回答说:‘大凡人们思念家乡,都是在他生病之时。他要是想念越国,就会发出越国的口音;不想念越国,就会发出楚国之口音。’楚王派人去听,庄舄仍然发出越国之口音。如今我虽然被遗弃驱逐来到楚国,难道就没有秦国的口音了吗!”此典又作“闻越声”、“庄舄思归”、“舄吟”、“越吟”、“思乡庄舄”、“越人吟”、“思越”、“病客庄”、“吟生南越思”、“庄舄泪”、“吟越”。

【出典】:

史记》卷70《张仪列传》2301页:“惠王曰:‘子去寡人之楚,亦思寡人不?’陈轸对曰:‘王闻乎越人庄舄乎?’王曰:‘不闻。’曰:‘越人庄舄仕(做官)楚执珪(楚国最高爵位),有顷(不久)而病。楚王曰:“舄故越之鄙细人(居住郊野,地位低下之人)也,今仕楚执珪,贵富矣,亦思越不?”中谢(侍从官)对曰:“凡人之思故,在其病也。彼思越则越声,不思越则楚声。”使人往听之,犹尚越声也。今臣虽弃逐之楚,岂能无秦声哉!’”

【例句】:

东汉末·王粲《登楼赋》:“钟仪幽而楚奏兮,庄舄显而越吟。” 南朝梁·江淹《迁阳亭》:“楚客心命绝,一愿闻越声。” 唐·王维《送秘书晁监还日本诗序》:“庄舄既显而思归,关羽报恩而终去。” 唐·李白《送纪秀才游越》:“送尔游华顶,令余发舄吟。” 唐·杜甫《西阁二首》:“功名不早立,衰疾谢知音,哀世非王粲,终然学越吟。” 唐·柳宗元《同刘二十八院长述旧言怀》:“思乡比庄舄,遁世遇眭夸。” 唐·罗隐《送进士臧濆下第归池州》:“赋成无处换黄金,却向春风动越吟。” 宋·王安石《酬裴如晦》:“二年羁旅越人吟,乞得东南病更侵。” 宋·苏轼《泗州南山监仓萧渊东轩》之二:“珍禽声好犹思越,野橘香清未过淮。” 宋·陆游《杂题》之一:“贺公在朝雅吴语,庄舄仕楚犹越吟。” 宋·范成大《枕上作》:“赋拟骚人屈,吟成病客庄。” 宋·晁回《属疾》:“吟生南越思,慈结北堂忧。” 清·钱谦益《丁家水亭再别栋园》:“鼓角三更庄舄泪,残棋半局鲁阳戈。” 清·顾炎武《陆贡士来复述昔年代许舍人曦草疏攻郑鄤事》:“愁来勿遇同方友,相对支床共越吟。”


【典源】《史记·张仪列传》:“越人庄舄仕楚执珪,有顷而病。楚王曰:‘舄故越之鄙细人也,今仕楚执珪,贵富矣,亦思越不?’中谢对曰:‘凡人之思故,在其病也。彼思越则越声,不思越则楚声。’使人往听之,犹尚越声也。”

【今译】 春秋时越人庄舄在楚国做高官,爵至执珪,不久得病。楚王说:“庄舄本是越国的普通人,现在楚做大官,富贵得很,还思念越吗?”侍从人回答:“人在病中,往往会思念故乡。如果他思越则发出越声,如果不思越则发出楚声。”楚王派人去听,庄舄仍然是越声。

【释义】 后以此典表现人怀念家乡,眷恋故土。

【典形】 病客庄、思乡庄舄、思越、闻越声、舄吟、吟生南越思、吟越、越讴、越人吟、越吟、庄舄泪、庄舄思归、庄舄吟、庄舄越吟、庄舄讴、吟同楚执珪、恋乡声自旧、病添庄舄、越声长苦、庄舄悲吟、越客音、越客吟、庄舄病吟,庄舄哀。

【示例】

〔病客庄〕 宋·范成大《枕上作》:“赋拟骚人屈,吟成病客庄。”

〔思乡庄舄〕 唐·柳宗元《同刘二十八院长述旧言怀》:“思乡比庄舄,遁世遇眭夸。”

〔思越〕 宋·苏轼《泗州南山监仓萧渊东轩》之二:“珍禽声好犹思越,野橘香清未过淮。”

〔闻越声〕 南朝梁·江淹 《迁阳亭》:“楚客心命绝,一愿闻越声。”

〔舄吟〕 唐· 李白 《送纪秀才游越》:“送尔游华顶,令余发舄吟。”

〔吟生南越思〕 宋· 晁回 《属疾》:“吟生南越思,慈结北堂忧。”

〔吟越〕 清·唐孙华《次韵酬宫恕堂》:“庄舄聊吟越,饱听殷雷蚊。”

〔越讴〕 宋·杨亿《属疾》:“发箧寻桐录,支颐动越讴。”

〔越人吟〕 宋·王安石 《酬裴如晦》:“二年羁旅越人吟,乞得东南病更侵。”

〔越吟〕 唐·罗隐《送进士臧濆下第归池州》:“赋成无处换黄金,却向春风动越吟。”

〔庄舄泪〕 清·钱谦益《丁家水亭再别栋园》:“鼓角三更庄舄泪,残棋半局鲁阳戈。”

〔庄舄思归〕 唐·王维《送秘书晁监还日本诗序》:“庄舄既显而思归,关羽报恩而终去。”

〔庄舄越吟〕 三国·王粲《登楼赋》:“钟仪幽而楚奏兮,庄舄显而越吟。人情同于怀土兮,岂穷达而异心。”


【词语庄舄越吟】  成语:庄舄越吟汉语词典:庄舄越吟

猜你喜欢

  • 孔壁遗经

    同“孔壁遗文”。明陈子龙《寿梁溪封太史马公》诗:“曾收孔壁遗经在,新锡龙门世史名。”【典源】《汉书·鲁恭王传》:“恭王初好治宫室,坏孔子旧宅以广其宫,闻钟磬琴瑟之声,遂不敢复坏,于其壁中得古文经传。”

  • 青君

    源见“子猷惜此君”。指竹子。清褚人获《坚瓠八集.碧芦》:“〔蔡珪〕于官舍东堂,种碧芦以寄意,因作长短句曰:‘青君那肯顾寒乡,试着葭芦拟汶篁。”【词语青君】   汉语大词典:青君

  • 西河风味

    《史记.仲尼弟子列传》:“孔子既没,子夏居西河教授,为魏文侯师。”《南史》卷三十南朝宋《何尚之传》:“立宅南郭外,立学聚生徒。东海徐秀……并慕道来游,谓之南学。王球常云:‘尚之西河之风不坠。’”孔子弟

  • 弋人空慕

    同“弋慕鸿”。明高启《沁园春》词:“须高举,教弋人空慕,云海茫然。”

  • 面如敷粉

    《世说新语.容止》:“何平叔美姿仪,面至白,魏明帝疑其著粉,正夏月,与热汤饼,既噉,大汗出,以朱衣自拭,色转皎然。”三国魏何晏面白出众,常如敷粉。后因以“面如敷粉”常形容面皮白嫩,以“敷粉何郎”常比喻

  • 欲加之罪,其无辞乎

    其:同“岂”。 要给人加上罪名,难道找不出理由吗?语出《左传.僖公十年》:“(晋侯)将杀里克,公使谓之曰:‘子弑二君与一大夫,为子君者,不亦难乎?’对曰:‘不有废也,君何以兴?欲加之罪,其无辞乎?’

  • 忆酒垆

    源见“黄公酒垆”。谓悼念亡友。唐李商隐《白云夫旧居》诗:“平生误识白云夫,再到仙檐忆酒垆。”【词语忆酒垆】   汉语大词典:忆酒垆

  • 汉将柱

    源见“马援铜柱”。指东汉马援所标铜柱。明陈子龙《送张孝廉游广州》诗:“应题汉将柱,独上武王台。”

  • 董狐直笔

    《左传.宣公二年》:“乙丑,赵穿杀灵公于桃园。宣子(即赵盾)未出山而复。太史书曰:‘赵盾弑其君’,以示于朝。宣子曰:‘不然。’对曰:‘子为正卿,亡不越竟(境),反不讨贼,非子而谁?’……孔子曰:‘董狐

  • 金马侧

    源见“玉堂金马”。指朝廷,帝王身旁。唐李峤《门》诗:“讵知金马侧,方朔有奇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