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床头周易

床头周易

世说新语.赏誉》“武帝每见济(王济)辄以湛调之曰:‘卿家痴叔死未?’济常无以答。既而得叔,后武帝又问如前,济曰:‘臣叔不痴’”刘孝标注引《晋纪》载:晋王湛,字处冲,隐德,人莫之知,虽兄弟宗族亦以为痴。父昶亡,居墓次守丧。侄儿王济往省,见其床头有《周易》,问曰:“叔父用此何为?颇暂看不?”湛笑曰:“体中佳时,脱复看耳。今日当与汝言。”于是向济解读《周易》,“剖析入微,妙言奇趣,济所未闻,叹不能测”。后因以“床头周易”为称颂人精通玄学或怀才隐德的典故。唐李颀《同张员外諲酬答之作》诗:“王湛床头见《周易》,长康传里好丹青。”


【典源】《世说新语·赏誉》“王汝南既除所生服”条注引晋·邓粲《晋纪》曰:“王湛字处仲,太原人。隐德,人莫之知。虽兄弟宗族亦以为痴,唯父昶异焉。昶丧,居墓次,兄子济往省湛,见床头有《周易》,谓湛曰:‘叔父用此何为,颇曾看不?’湛笑曰:‘体中佳时,脱复看耳。今日当与汝言。’因共谈《易》。剖析入微,妙言奇趣,济所未闻,叹不能测。”《晋书·王湛传》亦载,作“体中不佳时,脱复看耳。”

【今译】 晋代王湛字处仲,有才而不外露,众人不知。尽管是兄弟同族也为他痴钝,只有其父看重他。王父死,王湛住在墓旁守孝,其兄之子王济去看望他,见床头放着《周易》,问王湛:“叔父用它做什么,也看看吗?”王湛笑着说:“身体好 (一作‘不好’) 时,有时也看看。今天为你讲讲吧。”于是王湛为王济讲解《周易》,分析精辟细微,言论神妙,王济闻所未闻,自己感叹不已。

【释义】 后以此典形容人怀才不露,以读书排遣; 也用以形容文士生病。

【典形】 病观周易、痴叔、床头无易、床头易在、床头周易、济叔痴、易在床头、体不佳看周易、痴人看周易、王湛看周易、病中看周易、痴叔读易、周易在床头、笑叔痴。

【示例】

〔病观周易〕 宋·陆游《遣怀》:“不道浑无排遣处,病观周易闷梳头。”

〔痴叔〕 宋·李清照《打马赋》:“或声名久昧,便同痴叔之奇。”

〔床头无易〕 清·江声《病起即事》:“洛下有书凭犬附,床头无易任鸡谈。”

〔床头易在〕 宋·陈与义《张迪功携诗见过》:“坐上客多真足乐,床头易在不须看。”

〔床头周易〕 宋·陆游《闲中偶题》:“架上汉书那复看,床头周易亦相忘。”

〔济叔痴〕宋·范成大《丙午新正书怀》之三:“年年并束床头易,一任平章济叔痴。”

〔易在床头〕 元·揭傒斯《朱贤王大学士生朝》:“方悬肘后长忧病,易在床头自洗心。”


猜你喜欢

  • 山亏一篑

    同“功亏一篑”。梁启超《过渡时代论》:“井掘九仞,犹为弃井;山亏一篑,遂无成功。”主谓 比喻功败垂成。语本《尚书·旅獒》:“为山九仞,功亏一篑。”梁启超《过渡时代论》:“井掘九仞,犹为弃井;~,遂无成

  • 兔起乌沉

    同“兔升乌坠”。《参同契》卷上“昏明顺寒暑”后蜀彭晓注:“兔起乌沉,升降于三百八十四日。”并列 月亮东升,太阳西沉。形容光阴流逝。汉·魏伯阳《参同契·彭晓》注:“~,升降于三百六十四日。”△多用于惜时

  • 煮鹤焚琴

    同“煮鹤烧琴”。《水浒传》三八回:“正是怜香惜玉无情绪,煮鹤焚琴惹是非。”《天雨花》九回:“平时不与相知惯,煮鹤焚琴莽十分。”见“焚琴煮鹤”。《水浒传》38回:“正是怜香惜玉无情绪,~惹是非。”【词语

  • 巢父洗

    同“巢由洗耳”。清 王以慜《复答冬丈聊广其意》诗:“有耳休矜巢父洗,有口休从灌夫骂。”

  • 攀蟾折桂

    源见“蟾宫折桂”。喻科举登第。元马致远《荐福碑》四折:“当日个废寝忘食,铸铁砚长分磨剑的水;到今日攀蟾折桂,步金阶才觅着上天梯。”元李好古《张生煮海》二折:“休为那约雨期云龙氏女,送了个攀蟾折桂俊多才

  • 李斯忆黄犬

    源见“叹黄犬”。指居官罹祸,抽身悔迟。唐杜甫《八哀诗.故秘书少监武功苏公源明》:“范晔顾其儿,李斯忆黄犬。秘书茂松色,再扈祠坛墠。”

  • 怀铅握素

    源见“怀铅提椠”。泛指写作。素,白色生绢,古代用以书写。南朝 梁任昉《为梁武帝集坟籍令》:“便宜选陈农之才,采河间之阙,怀铅握素,汗简杀青。”并列 素,白绢,可用来书写。随身携带笔和绢,以备记述。南朝

  • 尊师重道

    意谓尊敬师长并重视学问。对于学者而言,尊敬老师是最重要的事情。尊敬老师才能提高学问的地位。学问地位提高了,普通民众才能尊敬学问。所以国君在两个地方不能把臣下当作臣下来发号施令。一是在祭祀时以臣下作主祭

  • 钧天游

    源见“钧天广乐”。谓仙游。宋苏辙《次韵子瞻见寄》:“闭门却扫谁与语,昼梦时作钧天游。”

  • 空室清野

    见“坚壁清野”。何长工《抗大抗大,越抗越大》:“帮助地方~,参加群众减租减息斗争。”【词语空室清野】  成语:空室清野汉语大词典:空室清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