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廉公思赵将,吴子泣西河

廉公思赵将,吴子泣西河

廉公:指廉颇,战国时赵名将。赵惠文王时任上卿,屡次战胜齐、魏等国。赵孝成王时,秦赵长平之战,廉颇坚守长平(今山西高平西北)三年之久。后因赵国中反间计,改用赵括为将而遭惨败。之后,廉颇战胜燕军任相国,封信平君。赵悼襄王时,因受人挑拨出亡魏国。在魏期间,时常想回到赵国继续做赵国将领。吴子,吴起(?-前381年)战国时兵家。卫国左氏(山东曹县北)人。任魏将时,屡立战功,魏文侯却听信谗言,把他从西河召回。吴起被迫离开西河时,望着西河痛哭流涕,说:“魏君听信谗言,西河之地不久就要被秦国占领了。”这两个意义相近的故事(典故),均深含怀旧之情。见于丘迟《与陈伯之书》。此处丘迟借以启发陈伯之的思旧之情,使陈伯之下决心叛魏归梁。陈伯之济阴睢陵(今江苏睢宁县)人。幼为劫盗,及年长,目不识书,资性昏昧。积战功于齐末任江州(今江西九江)刺史。据寻阳以拒梁。梁武帝萧衍夺取政权后,招降了他,仍任他为江州刺史。502年,陈伯之受部下邓缮的怂恿,起兵反梁,战败后降北魏,做平南将军。505年冬,梁武帝命其弟萧宏率兵北伐。萧宏命其记室(主管表奏,文书的官员)丘迟给陈伯之写了这封劝降信——《与陈伯之书》。这封信是一篇出色的招降文章,针对陈伯之的处境和心理状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既义正辞严又娓娓动听,既体现出作者强烈的爱国感情,又表现了作者对陈伯之的真挚情谊,致使陈伯之见信后,幡然悔悟,遂拥兵八千归降了梁朝。丘迟(464-508年)字希范,吴兴乌程(今浙江省吴兴县)人。初仕齐朝。任殿中郎。后入梁,官至司徒从事中郎。能诗善文,辞采富丽,尤以抒情写景见长。齐梁间著名文人。

【出典】:

梁书》卷20《陈伯之传》315页:“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见故国之旗鼓,感平生于畴(chóu筹,昔日、从前)日,抚弦登陴(pí皮,城上的矮墙),岂不怆恨。所以廉公之思赵将,吴子之泣西河,人之情也。将军独无情哉!想早励良图,自求多福。”


猜你喜欢

  • 陈言务去

    陈言:陈旧的言辞。指作文时要尽汰陈旧言辞,努力革新创造。唐代韩愈《与李翊( ㄖˋ rì 义)书》:“准陈言之务去,戛戛乎其难哉!”戛( ㄐㄧㄚˊ jiá 夹)戛:困难貌。主谓 写作时一定要去掉

  • 刘冠

    参见:刘氏冠

  • 口碑载道

    源见“有口皆碑”。形容群众到处称颂。明张煌言《甲辰九月感怀在狱中作》诗:“口碑载道是还非,谁识蹉跎心事违?”《郁达夫日记.半日的游程》:“我们的出品,非但在本省口碑载道,就是外省,也常有信来邮购的。”

  • 罗伤翟廷尉

    源见“门可罗雀”。谓感慨门庭冷落。唐骆宾王《帝京篇》:“灰死韩安国,罗伤翟廷尉。”

  • 造舟为桥

    《诗经.大雅.大明》:“造舟为梁,不显其光?”《晋书.杜预传》:“预又以孟津险渡,有覆没之患,请建河桥于富平津。议者以为殷周所都(都,此指城邑),历圣贤而不作者,必不可立故也。预曰:‘“造舟为梁”,则

  • 跨凤秦楼

    源见“乘鸾”。谓求得佳偶,男女欢会。五代韩昭《从幸秦川过白卫献诗》:“为云巫峡虽神女,跨凤秦楼是谪仙。”

  • 斗水活鳞

    源见“涸辙之鲋”。比喻得到微薄的资助而解救眼前的危急。明徐复祚《一文钱》五出:“闻说道卢家广施,我挈儿女从乡来至,但只愿斗水活鳞,敢指望千金布地?”主谓 比喻得到些微的资助而解燃眉之急。语本《庄子·外

  • 鬼修文

    同“地下修文”。宋王安石《王逢原挽辞》:“漫传仙掌籍,谁见鬼修文?”

  • 楚宫腰

    《墨子.兼爱中》:“昔者,楚灵王好士细要(腰),故灵王之臣皆以一饭为节,胁息然后带,扶墙然后起。”又《韩非子.二柄》:“楚灵王好细腰,而国中多饿人。”后因以“楚宫腰”称美女子纤细的腰肢,或代指美女。南

  • 星驰电走

    见“星驰电发”。明·周履靖《锦笺记·渝盟》:“代帛书,~苏台去。”【词语星驰电走】  成语:星驰电走汉语大词典:星驰电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