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见后《莫须有》。偏正 狱,罪。遭诬陷,冤狱。语本《宋史·岳飞传》:“狱之将上也,韩世忠不平,诣桧诘其实,桧曰:‘飞子云与张宪书,虽不明,其事体莫须有。’世忠曰:‘莫须有三字,何以服天下。’”明·李东
《孙子.形篇》:“不可胜者,守也,可胜者,攻也。守则不足,攻则有余。”孙子在谈到攻守的关系时说:当我军不可能战胜敌军时,应采取防守的方法,当有可能战胜时,应进行攻击。防守是因为胜利的条件不充足,进攻是
《史记.张仪列传》:“亦尝有以夫卞庄子刺虎闻于王者乎?庄子欲刺虎,馆竖子止之,曰:‘两虎方且食牛,食甘必争,争则必斗,斗则大者伤,小者死,从伤而刺之,一举必有双虎之名。’卞庄子以为然……一举果有双虎之
同“思鲈莼”。唐唐彦谦《蟹》诗:“西风张翰苦思鲈,如斯丰味能知否?”宋陆游《枕上作》诗:“采若未能浮楚泽,思鲈犹欲钓吴松。”【词语思鲈】 汉语大词典:思鲈
比喻诗的意境高超神妙。宋严羽《沧浪诗话·诗辩》: “盛唐诸人,唯在兴趣,羚羊挂角,无迹可求, 故其妙处, 透彻玲珑, 不可凑泊。” ●宋陆佃《埤雅·释兽》: “羚羊似羊而大……夜则悬角木上以防患。语曰
源见“郤诜丹桂”。丹桂的树枝。比喻科举功名。唐罗隐《东归》诗:“唯将白发期公道,不觉丹枝属别人。”【词语丹枝】 汉语大词典:丹枝
《淮南子.天文》:“清明风至四十五日,景风至。”《春秋考异邮》:“夏至四十五日,景风至,则封有功也。”古代以清明节后四十五日,有风来谓之景风。又以此风来时封有功之臣。后因为封功之节令的典故。《后汉书.
晋.干宝《搜神记》卷七:“初,汉元、成之世,先识之士有言曰:‘魏年有和,当有开石於西三千余里,系五马,文曰“大讨曹”。’及魏之初兴也,张掖之柳谷有开石焉。始见於建安,形成於黄初,文备於太和。周围七寻,
《南史.刘穆之传》:“武帝克京城,从何无忌求府主簿,无忌进穆之。……(穆之)反室坏布裳为裤往见帝。”袴,即袴褶之袴,上服褶下缚袴,外不用裘裳,便于骑乘,为军中之服。宋武帝刘裕攻克建业后,请何无忌推举一
源见“霜露之感”。指父母先人的生日。《聊斋志异.白于玉》:“值霜露之辰,辄问父所,母具告之。”见“霜露之感”。《聊斋志异·白于玉》:“值~,辄问父所,母具告之。”【词语霜露之辰】 成语:霜露之辰汉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