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黑矟公”。元 杨维祯《送吕左辖还越》诗:“露书誓剪金床兔,壮气平吞黑㮶公。”
同“魏阙心”。唐钱起《送卫功曹赴荆南》诗:“惆怅江陵去,谁知魏阙情?”
源见“白龙鱼服”。指渔者的捕鱼具。比喻害人的圈套或困厄。唐卢照邻《穷鱼赋》:“竞下任公之犗,争陈豫且之网。”
《南史.何尚之传》附《何胤传》:“为中书令,领临海、巴陵王师。胤虽贵显,常怀止足……乃拜表解职,不待报辄去……永元中,征为太常、太子詹事,并不就。梁武帝霸朝建,引为军谋祭酒,并与书诏,不至。及帝践阼,
源见“沧海桑田”。指世事变化的劫数。清 丘逢甲《重晤梁辑五光禄话旧》诗之一:“与君共话沧桑劫,已抵仙人五百年。”
《礼记.学记》:“记问之学,不足以为人师,必也其听语乎?”郑玄注:“记问,谓预诵杂难杂说,至讲时为掌者论之。”所谓“记问之学”,是指预先记诵书中一些词句,以作为谈论资料或作应答之用,其实只是东拚西凑,
南朝.宋.范晔撰《后汉书.庞参传》:“郡人任棠者,有奇节,隐居教授。参(庞参)到,先候(探望,问候)之。棠不与言,但以薤(音xiè,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一大本,水一盂,置户屏前,自抱孙儿伏于户下。主簿
《后汉书.郑兴传》附《郑众传》:“众字仲师。……永平初,辞司空府,以明经给事中,再迁越骑司马,复留给事中。是时北匈奴遣使求和亲。八年,显宗遣众持节使匈奴。众至北庭,虏欲令拜,众不为屈。单于大怒,围守闭
汉孝文帝时,民间作歌讽喻汉文帝对他的兄弟淮南王不能相容。《史记.淮南衡山列传》:“孝文十二年,民有作歌歌淮南厉王曰:‘一尺布,尚可缝;一斗粟,尚可舂。兄弟二人不能相容。’”淮南厉王:汉高祖刘邦少子,名
同“半涂而废”。唐 韩愈《论淮西事宜状》:“陛下持之不坚,半涂而罢,伤威损费,为弊必深。”见“半途而废”。唐·韩愈《论淮西事宜状》:“陛下持之不坚,~,伤威损费,为弊必深。”【词语半涂而罢】 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