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时间、地点、条件不同,方法也就不能完全一样。孟子离开齐国,他的学生充虞在路上问道,先生好象不大愉快,以前我听您说过,道德高尚的君子是不会埋怨天、责怪人的,是吗?孟子说,那时是那时,现在是现在。纵观
《文选》卷十五东汉.张平子(衡)《归田赋》:“弹五弦之妙指,咏周孔之图书。”唐.李善注:“周,周公;孔,孔子也。”“周孔”是周公(姬旦)和孔子的合称。二人都被儒家尊为圣贤,故以“周孔”代指古代圣贤之人
《南史.孔淳之传》:“(孔淳之)与征士(不就朝廷征聘之士)戴颙、王弘之及王敬弘等共为人外(人外,即世外)之游,又申以婚姻。敬弘以女适淳之子尚,遂以乌羊系所乘车辕,提壶为礼。至则尽欢共饮,迄暮而归。或怪
旧题汉.刘歆《西京杂记》卷二:“雄(西汉辞赋家扬雄)著《太玄经》,梦吐凤凰(《佩文韵府》卷六〇“白凤”下引《西京杂记》作“梦吐白凤”),集《玄》之上,顷而灭。”后因以“吐凤”“吐凤才”用为称誉人文章高
寓言故事《鹖冠子.天则》:“夫耳之听主,目之主明,一叶蔽目,不见泰山,两耳塞豆,不闻雷霆。”眼前被一片叶子挡住,连泰山也看不见了。后因以“一叶蔽目不见泰山”用为被眼前细小的事物或局部现象蒙蔽迷惑,看不
同“入吾彀中”。元耶律楚材《怀古一百韵寄张敏之》:“豪哲归吾彀,要荒入我羁。”
汉.韩婴《韩诗外传》卷七第六章:“使骥不得伯乐,安得千里之足?造父亦无千里之手矣。”古人认为良马善奔跑,一日能行千里,故称良骥为千里足。后以“千里足”常比喻人之贤才。唐.武元衡《安邑里中秋怀寄高员外》
宋代苏轼《乞常州居住表》:“臣有薄田在常州宜兴县,粗给饘粥。欲望圣慈,许于常州居住。”又《登州谢表》:“臣闻臣不密则失身,而臣无周身之智;人不可以无学,而臣有不学之愚。积此两愆,本当万死。坐受六年之谪
源见“尸位素餐”。又《礼记.表记》:“近而不谏,则尸利也。”孔颖达疏:“若亲近于君而不谏,则似如尸之受利禄也。”谓居官食禄而不尽职。《孔丛子.论势》:“尸利素餐,吾罪深矣。”《资治通鉴.周赧王五十六年
见“天下兴亡,匹夫有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