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悔读南华

悔读南华

宋.计有功《唐诗纪事》(卷五四):“令狐綯(táo)曾以旧事访于庭筠,对曰:‘事出《南华》,非僻书也。或冀相公燮理之暇,时宜览古。’綯益怒,奏庭筠有才无行,卒不登第。庭筠有诗曰:‘因知此恨人多积,悔读《南华》第二篇。’”

唐代诗人温庭筠因触怒权贵不得登第,以诗抒发愤懑,诗中有“悔读南华(即《庄子》)”之句。后用为典故,形容学问高深不为人所容。

宋.陆游《怀镜中故庐》诗:“从宦只思乘下泽,忤人常悔读南华。”


述宾 南华,又称南华经、南华真经,是《庄子》的别名。唐代,《庄子》与《老子》并称经典。庄子被称为南华真人。后悔当初读了《南华经》,感慨自己学识渊博而不被人所容。语出宋·计有功《唐诗纪事·温庭筠》:“令狐绹曾以旧事访于庭筠,对曰:‘事出《南华》,非僻书也。或冀相公燮理之暇,时宜览古。’绹益怒,奏庭筠有才无行,卒不登第。庭筠有诗曰:‘因知此恨人多积,悔读南华第二篇。’”宋·陆游《怀镜中故庐》:“从宦只思乘下泽,忤人尚~。”△常用于表现抑郁不得志之感慨。 →抑郁不得志 怀才不遇 ↔无怨无悔 适逢良机


悔读南华”意谓学问高深而不被人容。

“悔读”,后悔读。“南华”,必然是一篇文章或一部书。“南华”指的是什么呢? 指的是 《庄子》,道家崇奉 《庄子》为“《南华经》”。因此,“悔读南华”就是后悔读了 《庄子》这本书。

唐代令狐 ( táo) 为相时,曾向温庭筠 ( 词人) 问过一个问题。温庭筠才思敏捷,随口答道: “事出 《南华经》。这并非是僻书,希望您在公务闲暇之际,经常看看这些古籍。”令狐绹听了,心里很是生气,对温庭筠自然没有好印象。所以,温庭筠考试,最终都不能及第。他自己感慨地写诗道: “因知此恨人多积,悔读南华第二篇。”事见 《唐诗纪事》。

后遂以 “悔读南华”表示遭人忌恨,学问高深而不为人容之意。


【词语悔读南华】  成语:悔读南华汉语词典:悔读南华

猜你喜欢

  • 附凤

    同“附凤攀龙”。《资治通鉴.后周世宗显德三年》:“臣绍袭先业,奄有江表,顾以瞻乌未定,附风何从!”【词语附凤】   汉语大词典:附凤

  • 牛首阿旁

    同“牛头阿旁”。《聊斋志异.阎罗薨》:“〔魏经历〕言一出,即有牛首阿旁执公父至,即以利叉刺入油鼎。”其他 迷信指地狱里长着牛头的狱卒。形容人十分凶狠,就像牛头马面的鬼蜮一样。语本《五苦章句经》:“狱卒

  • 投潘岳果

    源见“潘安貌”。借指甚得女性爱慕。唐李商隐《病中闻河东公乐营置酒口占寄上》:“舞妙从兼楚,歌能莫杂巴。必投潘岳果,谁掺祢衡挝?”

  • 掷地声

    同“掷地金声”。唐李峤《赋》诗:“布义孙卿子,登高楚 屈平……乍有凌云势,时闻掷地声。”

  • 邵平园

    同“邵平田”。唐沈佺期《初冬从幸汉故青门应制》诗:“朝市俱东逝,坟陵共北原。荒凉萧相阙,芜没邵平园。”【词语邵平园】   汉语大词典:邵平园

  • 牧豕听经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承宫传》:“承宫,字少子,瑯邪姑幕人也。少孤,年八岁,为人牧豕。乡里徐子盛者,以《春秋经》授诸生数百人。宫过息庐下,乐其业,因就听经,遂留门下。为诸生拾薪,执苦数年,勤学不倦。”

  • 遗籯

    同“遗金满籯”。清 梁章鉅《归田琐记.张孟词贡士》:“五车便炙輠,三箧富遗籯。”【词语遗籯】   汉语大词典:遗籯

  • 秦王鞭山

    同“秦王鞭石”。清袁枚《到西海门看落日山中藏山颇似天台琼台》诗:“娲皇炼石石无用,秦王鞭山山太重。”

  • 冯唐老

    同“冯唐易老”。唐吴融《寄贯休》诗:“已似冯唐老,方知武子愚。”【词语冯唐老】   汉语大词典:冯唐老

  • 绝长继短

    见“绝长补短”。《墨子·非命上》:“古者汤封于毫,~。”【词语绝长继短】  成语:绝长继短汉语大词典:绝长继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