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成王安在

成王安在

明史.方孝孺传》载,明朝建文四年(公元一四〇三年),燕王朱棣(明成祖)夺取了侄儿朱允炆的帝位,侍讲学士方孝孺以丧服哭之。朱棣说:“予欲效法周公辅成王耳。”方问:“成王安在?”朱答:“彼自焚死。”方又问:“何不立‘成王’之子?”朱一时理屈,无言以对。

方孝孺按照封建宗法制度认为,皇位的承继,只能是父传子。而朱棣身为皇叔却夺了侄儿的权,是为篡逆。朱棣以周公姬旦辅佐年幼的周成王为古训,比照说明自己也是为了辅佐建文帝,从而进行辩护。方孝孺抓住要害尖锐地提出质问说:“既然你说是辅佐‘成王’(此指建文帝),那末现在‘成王’在哪里呢?”言外之意是说,你休要用冠冕堂皇的话来遮掩,‘成王’都被你逼死了,还说辅佐‘成王’的空话有什么用呢?后因以“成王安在”用为不做二臣忠君守志的典故。

清.康有为《悼戊戌六君子挽联》:“逢(音páng,指夏桀之臣关龙逢)比(殷纣臣比干)孤忠,岳于惨戮(指岳飞、于谦),古人尚尔,君复奚悲!地下如有知,好从孝孺先生,侈口问成王安在!”

汉家党锢,唐代清流,目昔已然,于君为烈。海内正多故,愿效子胥相国,悬眸看越寇飞来。”


猜你喜欢

  • 酉藏

    源见“书通二酉”。古荆州 酉山的藏书。泛指世所稀见的珍藏秘籍。明郑仲夔《耳新.立言》:“善为文者,观天之道,类物之情,广稽乎酉藏之秘,冥探炳巧智之渊。”【词语酉藏】   汉语大词典:酉藏

  • 凝碧王维

    《新唐书.文艺中》:“王维字摩诘。……安禄山反,玄宗西狩,维为贼得,以药下利,阳喑。禄山素知其才,迎置洛阳,迫为给事中。禄山大宴凝碧池,悉召梨园诸工合乐,诸工皆泣,维闻悲声,赋诗悼痛。”唐.王维《菩提

  • 折腰役

    同“折腰吏”。役,差役。唐白居易《北亭》诗:“惭无出尘操,未免折腰役。”按,作者时被贬为江州司马。【词语折腰役】   汉语大词典:折腰役

  • 三年不雨

    相传汉代东海孝妇含冤而死,郡中三年不下雨的故事。《汉书.于定国传》:“东海有孝妇,少寡,亡子,养姑甚谨,姑欲嫁之,终不肯。姑谓邻人曰:‘孝妇事我勤苦,哀其亡子守寡。我老,久絫丁壮,奈何?’其后姑自刭死

  • 陶公木屑

    源见“竹头木屑”。喻可以利用的废置之材。清张问陶《久雨一首同亥白兄》诗:“谈昌葱涕亦仙药,陶公木屑皆奇谟。”

  • 习惯成自然

    汉.班固《汉书.贾谊传》:“择其所乐,必先有习,乃得为之。孔子曰:‘少成若天性,习贯如自然。’”贯:惯。习惯:长期养成的某种行为或社会风尚。习惯了之后就变成平常的事了。此为孔子语。后因以“习惯成自然”

  • 不谋而同

    亦作“不谋而合”。谋:商议。事前没有商量,而意见或行动却相同。汉献帝建安中,阎行奉韩约之命出使曹操,甚得厚遇,被曹操推举为犍为太守,并让他劝说韩约归降。阎行为表示忠心,把父亲送入京都充宿卫,并游说韩约

  • 卞田居

    《南齐书.卞彬传》:“彬性好饮酒,以瓠壶瓢勺杬皮为肴,著帛冠十二年不改易,以大瓠为火笼,什物多诸诡异。自称‘卞田居’,妇为‘傅蚕室’……永元中,为平越长史、绥建太守,卒官。”南朝.齐.卞彬字士蔚,济阴

  • 画虎鹄

    同“画虎刻鹄”。宋梅尧臣《观居宁画草虫》诗:“古人画虎鹄,尚类狗与鹜。今看画羽虫,形意两俱足。”

  • 螳臂当辕

    见“螳臂当车”。清·里人何求《闽都别记》上:“启文曰:狂贼凶恶,毫无仁义,朝廷以百万之众不能御敌,以致横行天下,岂听我们一言之理,何异~,飞蛾投火?”【词语螳臂当辕】  成语:螳臂当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