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传.宣公四年》:“楚人献鼋(大鳖,又名团鱼)于郑灵公。公子宋(字子公)与子家(归生)将见。子公之食指动,以示子家,曰:‘他日我如此,必尝异味。’及入,宰夫(掌管膳食的小官吏)将解鼋(此指把熟鼋分解
源见“目不窥园”。谓放下帏幔,专心读书。唐王维《送高適弟耽归游淮作》诗:“自尔厌游侠,闭户方垂帷。”【词语垂帷】 汉语大词典:垂帷
源见“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喻指得道成仙者。唐吴融《岐下闻杜鹃》诗:“怨已惊秦凤,灵应识汉鸡。”【词语汉鸡】 汉语大词典:汉鸡
南朝 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赏誉》:“裴仆射时人谓为谈之林薮。”刘孝标注引《惠帝起居注》:“頠(裴頠)理甚渊博,赡于论难。”后因以“谈薮”指知识渊博,对答如流。宋 胡继宗《书言故事.谈论》:“称人谈论不
《楚辞》屈原《九章.哀郢》:“凌阳侯之氾滥兮,忽翱翔之焉薄。”《淮南子.览冥训》:“武王伐纣,渡于孟津,阳侯之波,逆流而击。”高诱注:“阳侯,陵阳国侯也。其国近水,休(溺)水而死,其神能为大波,有所伤
同“青藜灯”。明李东阳《和杨学士先生东阁跌坐韵》之二:“仙人露下秋茎白,太乙灯来夜影孤。”【词语太乙灯】 汉语大词典:太乙灯
元代康进之《李逵负荆》第四折,“管教他瓮中捉鳖,手到拿来。”象放在瓮中的鳖,伸手便可以捉住。比喻在掌握之中。偏正 比喻要捕捉的对象已在掌握之中,探手可得。形容十分有把握。元·康进之《李逵负荆》4折:“
同“肘后方”。唐严武《寄题杜拾遗锦江野亭》诗:“腹中书籍幽时晒,肘后医方静处看。”
《史记》卷七十九《蔡泽列传》:“蔡泽者,燕人也。游学于诸侯大小甚众,不遇。而从唐举相。唐举孰视而笑曰:‘先生曷鼻,巨肩;魋颜,蹙齃,膝挛。吾闻圣人不相,殆先生乎?’……去之赵,见逐。之韩、魏,遇夺釜鬲
《庄子.列御寇》:“列御寇之齐,中道而反,遇伯昏瞀人。伯昏瞀人曰:‘奚方而反?’曰:‘吾惊焉。’曰:‘恶乎惊?’曰:‘吾尝食于十?,而五?先馈。’伯昏瞀人曰:‘若是,则汝何为惊已?’曰:‘夫内诚不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