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投枣掷栗

投枣掷栗

南史.萧琛传》载:梁武帝萧衍在西邸时,与琛是旧交,琛在梁历任左户(度支尚书的属官,掌管境内的计帐户籍等事)、度支二尚书(朝廷掌管财政收支的官)、侍中(侍从皇帝,出入宫庭,司应对顾问之事。至魏晋后,实际已相当于宰相)等职。

“又经预御筵伏醉,上以枣投琛,琛乃取栗掷上,正中面。御史中丞(御史大夫的佐官,外督部刺史,内司弹劾奏事)在坐,帝动色曰:‘此中有人,不得如此:岂有说耶?’琛即答曰:‘陛下投臣以赤心,臣敢不报以战慓。’上笑悦。”

枣赤色,比喻心;慓与栗同音,萧琛所谓“报以战慓”,意思是陛下以诚心待我,臣受宠若惊,慌悚战慓。萧衍与萧琛素有旧交,御筵之上一时才有“投枣掷栗”的举动。因有别的官员在场,梁武帝恐在大臣面前失了人主的尊严,故先是随口制止萧琛的“报复”,接着话锋一转,欲寻解说之辞而加以掩饰。萧琛机敏,巧妙地作了回答,恰好掩饰了君臣之间的一次轻浮嬉戏。

后因以“投枣掷栗”比喻朋友或上下之间相互戏谑的不持重行为,或密友间不分彼此的投契关系。


猜你喜欢

  • 杜撰

    宋.王楙《野客丛书》卷二十:“杜默为诗多不合律,故言事不合格者为杜撰……然仆又观俗有杜田、杜园之说,杜之云者,犹言假耳。如言自酿薄酒则曰杜酒。”相传古时有个叫杜默的人,做诗多不合乎格律,因此后来把做事

  • 九事八为律

    《汉书.主父偃传》:“主父偃,齐国临菑人也。学长短从横术,晚乃学《易》、《春秋》、百家之言。……朝奏,暮召入见。所言九事,其八事为律令,一事谏伐匈奴,……”汉代主父偃因学的是长短从横术,所言九事,有八

  • 移柳

    北周.庾信《庾子山集》卷二《哀江南赋》:“钓台移柳,非玉关之可望;华亭鹤唳,岂河桥之可闻。”北周诗人庾信在《哀江南赋》中有“钓台移柳,非玉关之可望”句,意为:故乡的钓台杨柳,岂是远在玉门关外的征人所能

  • 撞郎

    《后汉书.钟离意传》:“(明帝)尝以事怒郎药崧,以杖撞之。崧走入床下,帝怒甚,疾言曰:‘郎出!郎出!’崧曰:‘天子穆穆(端庄的样子),诸侯煌煌(光辉的样子),未闻人君,自起撞郎。’帝赦之。”东汉时,郎

  • 币重而言甘,诱我也

    财礼丰厚而语言甜蜜,这是在诱骗我们上当。语出《左传.僖公十年》:“郤芮曰:‘币重而言甘,诱我也。’”三国.蜀.诸葛亮《将苑.察情》:“数赏者,窘也;数罚者,困也;来委谢者,欲休息也;币重而言甘者,诱我

  • 乞师安心

    参见:安心法

  • 九回肠

    九:泛指多。忧思愁苦深重,使肚肠屡次为之回转。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说:“负罪受辱的人难以安身,地位低贱的人多受诽谤和非议。我仅仅为李陵说了几句公道话,就横遭这种惨祸,被同乡耻笑,玷污了祖宗,我还有什

  • 旁行斜上

    横列的年表、谱牒的格式,后用来称谓谱、表之体。旁行:横列。斜上:指上下格中纪事相接。《史记.十二诸侯年表》:“太史公读春秋历谱谍。”司马贞《索隐》:“按刘杳云,三代系表,旁行邪上,并效周谱,谱起周代。

  • 勇略震主者身危,功盖天下者不赏

    主:君主。 智勇谋略使君主震骇的人会危及自身,功勋太大举世无双的人,就无法加以赏赐。 旧指功勋太大,会遭致君主的猜忌而不得善终。语出《史记.淮阴侯列传》:“臣闻勇略震主者身危,而功盖天下者不赏。”

  • 幼妇词

    同“幼妇辞”。清 刘献庭《过猗兰楼》诗:“登楼不饮山东酒,下笔难成幼妇词。”清黄遵宪《己亥续怀人诗》:“平生著述老经师,绝妙文章幼妇词。”【词语幼妇词】   汉语大词典:幼妇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