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投笔从戎

投笔从戎

投,投掷、丢弃;从,从事;投笔从戎,比喻弃文就武,为国立功。班超(32-102年)字仲升,扶风平陵(今陕西咸阳市)人,史学家班彪少子,为人有大志而不拘小节,孝顺父母,热爱劳动,口才好。青年时期,因其兄班固被任命为校书郎,举家迁至洛阳。因俸入较少,班超常为官府抄写文书。抄写工作既劳累,又令人厌倦。有一次他扔掉笔叹息道:“男子汉即使没有别的本事,也应像一百年前的张骞、傅介子一样到边疆建勋立业,立功封侯,哪里能庸庸碌碌地在笔墨纸砚中混一辈子呢。”此后不久,他即随大将军窦宪出击匈奴并受命出使西域,经过30多年辛苦经营,使得西域五十余国皆归东汉政权控制。永元七年(95年)班超64岁时,汉和帝封他为定远侯,实现了他青年时期投笔报国,立功封侯的志向。

【出典】:

后汉书》卷47第1571页,《班超传》:“班超,字仲升,扶风平陵人,徐令彪之少子也。为人有大志,不修细节。然内孝谨,居家常执勤苦,不耻劳辱。有口辩,而涉猎书传。永平五年,兄固被召诣校书郎,超与母随至洛阳。家贫,常为官佣书以供养。久劳苦,尝辍业投笔叹曰:‘大丈夫无它志略,犹当效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砚间乎?’左右皆笑之。超曰:‘小子安知壮士志哉!’”

【例句】:

唐·王勃《滕王阁序》:“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有怀投笔,慕宗悫之长风。”


其他 戎,征战。扔掉笔杆,从事征战。谓弃文从武。语本《后汉书·班超传》:“(班超)家贫,常为官佣书以供养。久劳苦,尝辍业投笔叹曰:‘大丈夫无它志略,犹当效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研间乎。’”杨沫《东方欲晓》1部:“这次芦沟桥战事一起,我就像~似的,把内科学一丢,日日夜夜呆在手术台上帮助外科大夫们为伤员动手术。”△多用于志趣、气节方面。→改弦易辙 ↔偃武修文


【典源】 《东观汉记·班超》:“ (班超) 家贫,为官佣写书以供养。久劳苦,尝辍业投笔叹曰:‘大丈夫无它志略,犹当效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研间乎?’”《后汉书·班超列传》亦载。

【今译】 后汉班超少时家贫,为官抄写文书以供养母亲。时间久了觉得很劳累,停止书写扔掉笔叹息说:“大丈夫没有别的志向,也应当仿效傅介子、张骞立功远地,以博取封侯,岂能长久在笔砚间讨生活呢?”

【释义】 后以此典表示弃文从戎, 建功疆场。

【典形】 班笔、班超奋笔、班超投笔、从戎笔、从戎学班、定远笔、弃笔从戎、弃毛锥、投笔、投笔从戎、投班笔、班生笑、投笔取封、班佣笔、虎头投笔、投笔书生、守笔砚、投笔吏、思投日、弃笔。

【示例】

〔班笔〕 唐·元稹《纪怀赠李六望曹》:“班笔行看掷,黄陂莫漫澄。”

〔班超投笔〕 清·黄遵宪《过安南西贡有感》:“班超投笔气如山,万里封侯出玉关。”

〔从戎笔〕 唐·李商隐《自桂林奉使江陵途中》:“既载从戎笔,仍披选胜襟。”

〔从戎学班〕 宋·苏轼《次韵和子由欲得澄泥矶》:“封题寄去吾无用,近日从戎拟学班。”

〔定远笔〕 唐·王昌龄《从军行》:“虽投定远笔,未坐将军树。”

〔弃笔从戎〕唐·张鷟《游仙窟》:“兄及夫主,弃笔从戎,身死寇场,茕魂莫反。”

〔弃毛锥〕 元·耶律楚材《赠抟霄笔》:“免向江淹求彩管,莫学班氏弃毛锥。”

〔投笔〕 唐·骆宾王《宿温城望军营》:“投笔怀班业,临戎想霍勋。”

〔投笔从戎〕 清·唐孙华《题黄研旅出塞图》:“丈夫生不能如班仲升。投笔从戎封万里。”


【词语投笔从戎】  成语:投笔从戎汉语词典:投笔从戎

猜你喜欢

  • 祢生刺

    同“祢刺”。唐司空曙《送卢堪》诗:“莫使祢生刺,空留怀袖中。”

  • 万邦作乂

    万邦:指各族人民。乂( ㄧˋ yì ):治理。 犹言天下大治。语出《书.益稷》:“烝民乃粒,万邦作乂。”宋.李攸《宋朝事实》卷五:“元丰六年十一月二十日南郊赦文:‘朕躬揽万几,于兹五载。顾德不敏,

  • 披毛求疵

    同“吹毛求疵”。《旧唐书.崔元综传》:“虽外示谨厚,而情深刻薄,每受制鞫狱,必披毛求疵,陷于重辟。以此故人多畏而鄙之。”见“吹毛求疵”。《旧唐书·崔元综传》:“虽外示谨厚,而情深刻薄,每受制鞫狱,必~

  • 聚米量沙

    源见“伏波聚米”、“唱筹量沙”。比喻运筹决策。明周履靖《锦笺记.赴闽》:“爹爹,还愁你超乘穿杨,耗力疲形;聚米量沙,竭虑劳神。”

  • 误天下苍生者,必此人也

    使天下百姓遭殃的定是此人。语出《晋书.王衍传》:“衍字夷甫。总角尝造山涛,涛嗟叹良久,既去,目而送之曰:‘何物老妪,生宁馨儿。然误天下苍生者,未必非此人也。’”宋.苏洵《辨奸论》:“昔者,山巨源见王衍

  • 荆卿

    源见“燕市悲歌”。指荆轲。北周庾信《咏怀》之十:“李陵从此去,荆卿不复还。”亦指行险之人。梁启超《上粤督李傅相书》:“公试一自思,则尽其全力为若曹作荆卿,于公何利焉?”【词语荆卿】   汉语大词典:荆

  • 严子持竿

    同“严子垂纶”。唐罗邺《题沧浪峡》诗:“可怜严子持竿处,云水终年锁绿苔。”

  • 毛子白龟

    源见“毛宝放龟”。动物报恩的典故。唐李瀚《蒙求》:“杨生黄雀,毛子白龟。”

  • 孟邻

    同“孟子邻”。唐杜甫《寄张十二山人彪三十韵》:“历下辞姜被,关西得孟邻。”【词语孟邻】   汉语大词典:孟邻

  • 机上肉

    《三国志.魏书.王粲传》裴松之注引《吴质别传》曰:“质案剑曰:‘曹子丹(曹真),汝非屠机上肉,吴质吞尔不摇喉,咀尔不摇牙,何敢恃势骄耶?’”机,几案。机上肉,案板上的肉,比喻可任人宰割。《新唐书.桓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