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尽。 要使千里风光尽收眼底,只有再上一层城楼。 表示要站得高才能看得远。 常用作催人向上进取之语。 语出唐.王之涣《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高峡《“
同“嵇侍中血”。唐罗隐《题段太尉庙》诗:“堪嗟侍中血,不及御衣前。”
同“女娲补天”。元朱德润《石氏瞻山图》诗:“女娲炼五色,大磈补不牢。”
同“京洛尘”。唐孟郊《送陆畅归湖州因凭题故人皎然塔陆羽坟》诗:“江调难再得,京尘徒满躬。”【词语京尘】 汉语大词典:京尘
意指尺虽比寸长,但用于更长处却显得短;寸比尺短,但用于更短处却显得长。比喻人或事物各有长处和短处,不能一概而论。屈原以放逐之身向太卜郑詹尹尽抒忠愤之情,太卜郑詹尹无言可对,便只好回答说:大凡长的东西有
你是你,我是我。 表示彼此各不相干。语出《孟子.公孙丑上》:“尔为尔,我为我,虽袒裼裸裎于我侧,尔焉能浼我哉!”元.陶宗仪《南村辍耕录》卷三〇:“尔为尔,我为我,安肯哀矜而辟焉,敖惰而辟焉。”明.李
《诗经.鄘风.定之方中》:“树之榛栗,椅桐梓漆,爰伐琴瑟。”桐树的木制成琴,音声胜过任何树木。故后用以指代琴之典。唐.杜牧《梁秀才以早春旅次大梁将归郊扉言怀兼别示亦蒙见赠凡二十韵走笔依韵》:“弦泛桐材
易:更换。皆然:都一样。 原意是说禹、稷、颜回都是贤人,如果调换地位,他们的思想和行为也会是一样的。 后泛指只要人的思想信仰一样,即使处在不同环境,表现也必然相同。语出《孟子.离娄下》:“禹、稷、
三国吴陆绩幼时,怀桔遗母,克尽孝道的故事。《三国志.吴志.陆绩传》:“绩年六岁,于九江见袁术。术出桔,绩怀三枚去,拜辞堕地。术谓曰,‘陆郎作宾而怀桔乎?’绩跪答曰:‘欲归遗母。’术大奇之。”后以怀桔为
见“一家之言”。清·顾炎武《与友人论易书》:“排斥众说,以中~,而通往之路狭矣。”【词语一家之论】 成语:一家之论汉语大词典:一家之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