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挥金陌上郎

挥金陌上郎

源见“秋胡戏妻”。指负心淫佚的男子。宋贺铸《生查子》词:“挥金陌上郎,化石山头妇。何物系君心,三岁扶床女。”


猜你喜欢

  • 陈平席

    源见“长者辙”。形容贤士贫寒。清孙枝蔚《赠周建西》诗:“京口周生家四壁,门前只有陈平席。”【词语陈平席】   汉语大词典:陈平席

  • 兔轮

    同“兔魄”。唐元稹《梦上天》诗:“西瞻若水兔轮低,东望蟠桃海波黑。”【词语兔轮】   汉语大词典:兔轮

  • 看花人

    源见“春风得意”。指进士及第者。清阮大铖《燕子笺.约试》:“自有彩球当果,敲打着看花人。”【词语看花人】   汉语大词典:看花人

  • 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陈寿《三国志.魏书.武帝纪》裴松之注引司马彪《九州春秋》:“时王欲还,出令曰:‘鸡肋’,官属不知所谓。……修曰:‘夫鸡肋,弃之如可惜,食之无所得,以比汉中,知王欲还也’。”“食之无味,弃之可惜”,比喻

  • 游彀

    源见“英雄入彀”。谓中进士。黄人《〈清文汇〉序》:“继世之主,懋学右文:两举词科,而骏雄游彀;宏开四库,而文献朝宗。”【词语游彀】   汉语大词典:游彀

  • 廪台燔火

    《逸周书.克殷》:“商辛(纣)奔内,登于廪台之上,屏遮而自燔于火。”《史记.殷本纪》:“纣走入,登鹿台,衣其宝玉衣,赴火而死。”“廪台燔火”或“鹿台火”,是指商纣王在周武王军攻入朝歌时,在廪台之上焚身

  • 秦望碑

    汉.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上会稽,祭大禹,望于南海,而立石刻颂秦德。”唐.张守节《史记正义》:“其碑见在会稽山上。其文及书皆李斯,其字四寸,画如小指,圆镌。今文字整顿,是小篆字。”秦望碑,为会

  • 口之于味,有同嗜焉

    口对于味道,有相同的嗜好。 原意是说人的味觉大体相同。 后也泛指人的好恶大体相似。语出《孟子.告子上》:“口之于味也,有同耆(嗜)焉;耳之于声也,有同听焉;目之于色也,有同美焉。”周代《〈枯叶蝴蝶

  • 侧帽

    《北史.独孤信传》:“独孤信,云中人也,本名如愿。……正光末,与贺拔度等同斩卫可环,由是知名。……信美风度,雅有奇谋大略。……又信在秦州,尝因猎日暮,驰马入城,其帽微侧,诘旦(注:明朝)而吏人有戴帽者

  • 陶侃酒限

    《晋书.陶侃传》:“陶早孤贫,为县吏。……侃每饮酒有定限,常欢有余而限已竭,(殷)浩等劝更少进,侃悽怀良久曰:‘年少曾有酒失,亡亲见约,故不敢逾。’”晋人陶侃,年轻时曾因饮酒过量而失事,他的母亲告诫并